分享:

2011年陕西省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索 引 号 ] 116100003053505973/2012-14633 [ 主题词 ]
[ 主题分类 ] 统计 [ 体裁分类 ]
[ 发布机构 ]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成文日期 ] 2012-03-05 [ 发布日期 ] 2012-03-04

2011年陕西省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 2012-03-04 16:00

2011年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卫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深化医改为主线,以落实五项改革任务为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积极探索实践,着力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上下功夫,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现将有关统计数据公报如下:

一、卫生事业基本概况

1、卫生机构:2011年全省卫生机构36403个(包括村卫生室27174个),卫生机构与上年相比增加了671个。其中:医院871所,增加了42所;卫生院1658个,由于撤乡并镇减少7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29个,增加了63个;妇幼保健机构1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2个;卫生监督所115个,增加5个。在全省36403个机构中,国有3748个占10.3%,集体17939个占49.28%,联营1525个占4.19%,私营1093130.03%,其他2260个占6.2%

2、床位数:全省拥有床位数153847张,较上年增加了11476张。其中:医院病床114339张,由于住院需求的增加较上年增长了9483张;疗养院床位1762张,较上年增加14张;卫生院病床26812张,较上年减少了252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354张,较上年增加了1192张;妇幼保健机构5626张,较上年增加了682张;其他机构床位变化不大。

3、人员数:全省卫生人员共有275695人(包括乡村医生36010人及卫生员2807人),较上年增加58234人。卫生技术人员197385人(较上年增加了1970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5708人,执业医师53658人,注册护士70232人。从总人员的构成看,卫生技术人员占71.6%,其他技术人员占1.65%,管理人员占6.57%,工勤人员占6.11%

4、每千人口的平均水平。全省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3.94张,11个市最高为5.42张,最低为2.82张;平均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病床数3.61张,最高为4.94张,最低为2.53张;平均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5.05人,最高为7.74人,最低为3.27人;平均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68人,最高为2.72人,最低为1.02人;平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1.80人,最高为3.16人,最低为1.04人。

5、村卫生室情况。2011年全省共有村卫生室27174个,较上年增加了450个,其中村办的占73.43%,私人办的占19.33%,乡卫生院设点和联合办的占5.17%,其他占2.07%。全省有乡村医生36010人,较上年增加了34人,有卫生员2807人,较上年减少了89人。

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情况。2011年全省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29,较上年增加63个。平均每个机构有卫生技术人员15人,其中:有执业(助理)医师5.48人,有注册护士4.7人。

二、医疗机构的运营情况

2011年全省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14653.88万人(包括村卫生室的4677.97万诊疗人次)。其中:医院的诊疗人次占总诊次的35.96%,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站)占16.55%,村卫生室占31.92%,其他医疗机构占15.57%

全年总入、出院病人为407.49403.95万人次,分别较上年增加了37.52万和37.77万人次,分别增长了10.14%10.31%;住院病人的手术人次为87.94万,较上年增加了9.93万人次;年平均病床使用率为74.2%,其中:医院84.03%、卫生院42.73%、社区服务中心(站)35.03%、妇幼保健院65.74%、专科防治院(所、站)70.50%;年平均病床周转次数为26.6次,较上年增加了0.1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9.8天,较上年缩短了0.1天。

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较高,全省医疗机构平均治愈好转率达97.77%,其中医院为97.5%,卫生院为98.81%,妇幼保健院为99.01%;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2.28%,其中医院为92.07%,妇幼保健院为98.2%;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达98.98%,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达99.55%,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1.92%

三、卫生部门综合医院每一病人医疗费用情况

2011年卫生部门综合医院按其隶属关系分为:部属、省属、地级市属、县级市属和县属五级,平均每一诊疗人次医疗费用依次为259.4元、222元、201.3元、170.2元和128.7元。其中,药费所占比例依次为59.8%、42.5%、44.6%、42.6%和46.2%;与上年比较,平均每一诊疗人次的医疗费五级医院均有增加,分别增加了31.7元、22元,20.3元、25.2元和12.2元,增加率分别为13.92%11%11.21%17.38%10.47%。药费所占比例除了部属和县属增加了0.10.5个百分点外,而省属及地级市属分别下降了1.50.9个百分点。五级医院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用依次为14414.7元、9435.8元、8204.5元、5186.9元和3098.9元。其中,药费所占比例依次为44.1%、40.6%、37.2%、42.4%和44.9%;与上年比较,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用五级医院均有增加,分别增加了991.8元,685.1元、843.1元、790.4元和204.7元,增加率分别为7.39%7.83%11.45%17.98%7.07%;药费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分别较上年下降了0.80.20.90.91.1个百分点。

四、疾病预防与控制情况

2011年全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17.05/10万、死亡率为0.39/10万、病死率为0.18%

五、妇幼保健工作情况

2011年监测地区孕产妇死亡率为28.89/10,新生儿死亡率为8.25‰,婴儿死亡率为1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2.74‰。全省住院分娩率99.51%, 新法接生率为99.97%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93.91%,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4.08%

六、地方病防治情况

2011年全省有克山病病区县(区)29个,有现症病人2874人,已全部实现国家基本控制区目标。大骨节病病区县(市、区)62个,现症病人14.43万人,累计实现国家控制区标准的县(市、区)62个。碘缺乏病区县(市、区)107个,现症病人84012人(Ⅱ度以上甲肿和克汀病),累计实现国家消除目标的县(市、区)106个。地方性氟中毒饮水型病区县(市、区)56个,氟骨症人数15.05万人;地方性氟中毒煤烟污染型病区县(区)8个,氟骨症人数2.44万人。地方性砷中毒燃煤污染型县区8个,涉及1625个村人口117.92万,现症病人数40293人;地方性砷中毒水型县区3个,涉及12个村人口1.35万,病人数2243人。

七、新型合作医疗情况

截止2011年底,全省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4个县(区),全省参合农民2631.66万人,参合率达97.1%

八、农村改水和改厕情况

截止2011年底,全省累计农村改水受益人口1482万人(其中:当年受益人口282万人)。改水受益人口占农村人口51.5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72%。农村累计建设卫生厕所351.69万户,其中:当年新增无害化卫生厕所29.72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49.42%。(注:2011年的改水数据口径发生变化) 

九、医改工作情况

201111月底医改监测显示:我省卫生部门牵头的各项医改任务基本完成。新农合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参合率达97.1%,人均年筹资水平达到了230元,其中政府补助达到了人均200元,筹资比上年提高84.67元。99.04%的新农合县(区市)实行了门诊统筹,94.23%的县(市区)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103个县(市区)补偿封顶线高于本地农民人均纯收入6倍,补偿封顶线均值达52861.1元。98.08%的新农合县(市区)开展了提高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先心病医保水平试点,99.04%的县(市区)实现了新农合经办机构与省内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100%的新农合县(市区)均已开展了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基层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建立。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并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89.21%的村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率销售。94.39%的县(市区)已落实财政专项补助和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实行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基层综合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全省97.20%的县(区、市)出台了省地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标准,96.26%%的县(市区)实行基层人员编制总量控制及动态管理。100%的县区完成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置和按岗位设置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聘用,并实施了综合量化绩效考核制度。93.27%的乡村医生落实了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偿政策,补助乡医人数达28165人,人均补助10808.9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83.63%的政府办县级医院、74.04%的政府办乡镇卫生院、115.45%的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了建设标准。安排1676人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为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172人。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岗培训分别达18094人次、49696人次和4653人次。有90.07%的乡镇卫生院和82.35%的村卫生室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80.97%乡镇卫生院开展巡回医疗,22.43%的城市社区推行家庭签约医生制度。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展顺利。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达到25元。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79.88%,完成65岁老年人体检272.7万,全省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人健康管理人数分别达34.8万人、199.9万人和272.7万人。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数分别达到163.8万人、36.53万人以上,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全部纳入管理。完成适龄妇女宫颈癌检查23.7万人,乳腺癌检查1.22万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34626人,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补助82400人。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8046例。建设农村无害化厕所216120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由5个县区扩展为37个县区,截至年底共有56个县区、110所县级公立医院进行了综合改革。加强县级技术骨干培训, 1323名骨干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完善县级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全面推进便民惠民措施,通过预约诊疗和节假日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推行临床路径管理等,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本年度新增非公医疗机构278个。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