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咸阳市2016年医改工作亮点纷呈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业务工作>体制改革> 工作动态

咸阳市2016年医改工作亮点纷呈

时间: 2017-02-17 20:32
    过去的2016年,咸阳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点面结合,稳步推进,全市医改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各县区工作亮点纷呈。
    一、坚持政府主导,周密部署医改工作。淳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在综合改革政策出台前,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对全县医疗卫生单位进行调研,结合县域医疗实际,提出了《淳化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大措施》,通过财政出资培训现有医疗人员,实施“人人资格证书”工程等措施,确保综合医改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原县在医改工作上实行“双组长”制度,由县委书记、县长分别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第一组长和组长。
    二、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增强公立医院发展活力。一是推行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兴平市在管理体制上大胆探索,率先在全市成立了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并在市人民医院进行试点,推行院长年薪制,实行理事会制度。二是支持社会资本办医。三原县作为医养结合工作试点县,积极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投资4200万元,在广仁医院建成三原县广仁老年公寓,红原医院的红原爱馨客颐养中心正在积极筹建。礼泉县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了一所集医疗和养老为一体的礼泉县永康医院,为医养结合提供了有益尝试。
    三、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继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秦都区在原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积极探索“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引进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方案,激励签约医生的服务热情。
    四、强化制度衔接,加快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一是实现参保人群全覆盖。秦都区新农合保障水平逐年提高, 2016年参合共21.79万人,共筹资1.22亿元,区财政共代缴新农合个人缴费2832.7万元,参合率100%。二是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旬邑县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镇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并轨管理。全市的制度整合方案即将出台。三是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旬邑县率先在全省探索创新门诊、住院基金总额预付支付模式,实现了由“被动控费”转变为“主动控费”,从根本上保证了基金安全,有效控制了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礼泉县政府将“先住院、后付费”列入“十大惠民”工作,率先探索在县级公立医院实施“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模式。武功县在基层卫生院全面实施“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向县级公立医院推进,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五、创新人事薪酬制度,激发公立医院发展活力。长武县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自主招聘人员与在编人员同工同酬,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示范引领作用初步显现。
    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武功县县级公立医院与4个基层卫生院实现了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管理,安排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到基层卫生院工作,促使优质医疗资源迅速下沉,稳步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