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礼”不能想吃就吃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业务工作>老干工作> 工作动态

“健康礼”不能想吃就吃

时间: 2019-02-18 08:33

文/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王长松

 

春节走亲访友,亲朋好友间礼尚往来,其中含有人参、西洋参、黄芪、红枣、枸杞、鹿茸等成分的“健康礼”备受欢迎。但是,对于家里这些礼品,并非想吃就可以吃。因为不同体质的人进补方法不同,所以您要根据自己和家人的体质来消费这些节日“健康礼”。

人参、黄芪——补气

食谱:党参熬鸡汤、太子参煨汤

气虚具体表现为气喘吁吁、说话声音低,稍微动一动就不舒服和累,不耐体力劳动,同时易出汗、易感冒,对于这类人群,人参是不二的选择。

人参是传统、经典的滋补佳品,分为生晒参、红参、白参、野山参等。人参有补气的功效。市面上的西洋参和人参的功效类似,疲惫、疲乏、熬夜都可以用西洋参片泡水喝。便宜的党参、太子参也是不错的选择,党参可以用来熬鸡汤,而太子参个头小,可以泡水喝或者煨汤。黄芪类似参片,补气效果和西洋参相媲美。相比其他中药苦苦的味道,黄芪有豆香味,越嚼越香,且价廉物美,适合普通老百姓食用。

阿胶、红枣——补血

食谱:小米红枣粥、花生大枣炖猪手

血虚就是我们常说的气血不足,可选用阿胶、花生和红枣。

阿胶补血,其最主要的功效是美容、美颜。脸色黄不好看、脸色白、嘴唇颜色淡都可以吃阿胶滋补,黄酒泡阿胶还有美容功效。同时女性月经量少也可以吃阿胶。不止补血,阿胶还有补肺的功效,适合容易咳嗽,且咳嗽没有痰,口干舌燥等肺虚的人群。

花生和红枣也是补血佳品。产后血色不好、体质弱,推荐小米红枣粥,产后若奶水少推荐红枣炖猪脚,同时花生加大枣炖猪手也有很好的补血功效。红枣既有药性,同时又是食材,没有太多禁忌,老少皆宜。

鹿茸、肉桂——补阳

食谱:鹿茸泡酒、肉桂小米稀饭

阳虚具体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胃凉、背凉、关节凉等,这类人群适合服用鹿茸。老年人手脚凉、老寒腿,也可以选鹿茸作为滋补品。

鹿茸即鹿角,怕冷、阳虚的人适用。热性的鹿茸首选泡酒,在50度左右的白酒里泡六七天,以后每天适量饮用,冬天喝还有驱寒保暖、扶阳气的作用。其次鹿茸煮汁,方法同煮中药一样,并且炖鸭炖鸡时也可放些,其汁还可以浇到菜里吃。煮过的鹿茸片可以打成粉冲着吃。

鹿茸的热性强,有些人群不适宜。感冒发烧、体质易上火,例如口腔溃疡、嘴上起泡、长痘痘的不宜,同时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不宜。相比鹿茸,肉桂同样具有温补阳气的作用。肉桂有一种辣和甜的味道,可以放点肉桂入菜。另外,用肉桂和小米熬成稀饭喝,对治疗痛经有很好的效果。

沙参、熟地——补阴

食谱:沙参玉竹煲老鸭

说到阴虚,有人会以为阴虚就是怕冷,其实不然。阴虚的人不怕冷,相反阴虚的人体内水分不够,怕热,燥热。阴虚的人手脚心容易发热,其次口干、眼睛干、鼻子干、大便干。阴虚的人水分不够,特别干燥,但多喝水也不解渴,补阴推荐沙参。

吃沙参推荐沙参玉竹煲老鸭。鸭子滋阴,一只生鸭,沙参、玉竹各15克左右,放一起加其他的调料炖。沙参直接泡水喝也有同样的效果。

相比沙参,黑乎乎的熟地虽然品相上差强人意,但吃起来味道也不错。熟地有补肾效果,特别适合肾阴虚的人群。例如治疗肾虚的六味地黄丸第一味药就是熟地,其次杞菊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里面也有熟地。熟地可以干嚼,每天吃30~50克,有一定补肾功效,是阴虚体质者的首选。但寒性的体质,比如怕冷、容易拉肚子、手脚凉的人群忌吃熟地。

四类体质人群不适宜进补

不同的虚不同的补,但在冬季有四类人群不适宜进补,即湿热体质、气郁体质、痰湿体质、血瘀体质。现在大多数进补的“健康礼”都是上述几类,不适合他们。

湿热体质:湿热重,有的人魁梧、膀大腰圆,但血压高、口气重、舌头伸出来又黄又厚。建议食用清热化湿的东西,比如黄芩、白茅根泡水喝。

气郁体质:也是气瘀,通常指郁闷,例如有的女性整天愁眉紧锁、心情烦躁、胸闷、叹气,特别更年期的女性比较常见气郁体质。建议多喝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花茶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喝完心情慢慢也会变好。

痰湿体质:这类体质的人不仅喜欢吐痰而且经常咳嗽,同时身体又长得胖胖的(虚胖),舌苔又白又厚。建议用红豆、薏仁熬汤或荷叶、藿香泡茶,有助于清化痰湿。无论是痰湿体质还是湿热体质,食疗上芹菜、木耳、洋葱都值得推荐。

血瘀体质:指血液运行不畅,有时胸闷、有时头昏,脑供血不足。同时血瘀体质的人身上动不动会有紫斑紫块,舌头上瘀点重,这类人推荐活血化瘀的当归、三七以及丹参。

林林总总,这么多的食材和药材,但无论哪种,享用春节“健康礼”的原则是宁缺毋滥,要先判断好自己是何种体质,有针对性的选用适宜的。(崔玉艳 程守勤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