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闻慧琴
有些患者往往凭自己的经验进行药疗,一些看似简单的环节或规则常常被忽视,这样不仅影响药效的发挥,甚至会带来安全隐患。
服药方法
服药时应坐着或站着,不要躺着,也不可服药后立即躺下,最好活动5分钟,使药物完全入胃。许多人有在晚上临睡前服药的习惯,认为服完药后立即休息,能帮助药物的吸收。其实,夜间大脑处于抑制状态,腺体分泌和吞咽能力都显著降低,病人感觉迟钝,容易使药物滞留在食管黏膜引起损伤,严重者可能伤及血管引起出血。如确需要睡前服药,服用后也要活动5分钟再上床,尤其是服用片剂胶囊类药物。
服药间隔
药物说明书的“每日3次”,是为了维持药物在体内24小时保持必要的有效浓度和药效。一些患者错误地理解“每日3次”就是每天饭前或饭后服药,共3次。其实,“每日3次”的正确理解应当是每隔8小时服药一次。同样,“每天2次”指的是每隔12小时服药一次,而不是早晚各一次。
漏服药物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忘记服药补还是不补,有人索性不吃了,也有人会在下次服药时加倍。专家做过形象的假设:厨子烧菜忘加盐了,是不是可以在做下一道菜时加双份盐?这样一说,很多人就明白了,连这双份盐都不妥,何况双份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每种药物都各有章法,补或不补各有讲究。在进餐时吃的降糖药,如果刚吃完饭想起来,可以立刻补上。假如服用的是1天1次的那种降压药,应在当天立刻补上;如果在第二天才发现漏服,就不用补了。
服药饮水量
口服药至少要饮温开水200毫升,切忌干吞或使用茶水、饮料等服药。药片通常是由主药(有效成分)和赋形剂(淀粉、糊精、蔗糖等)压制而成的。药片起效的快慢、强弱取决于主药的剂量,及其主药在胃肠道吸收的速度。主药被吸入血液之前,在胃(肠)中崩解成千千万万个细小颗粒,被溶解后才能吸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喝水越多,药物颗粒与胃肠黏膜的接触面就越大,吸收利用率就越高。因此,服药片或胶囊时应先喝一口温开水湿润一下食管,然后再用一杯水送服药片或胶囊。反之,饮水量不足,可使药片变黏,从而粘在食管壁上,不能顺利到达胃部,有些药就会造成对食管的刺激或损伤。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服用糖浆等液体药物时,不能采取嘴对瓶口直饮方式服药,这样会把口中的微生物带入瓶中,污染药物,且不能准确掌握剂量,影响疗效。正确的服用方法是:使用干净量杯(一般药品会附带量杯)量取药液后服用,量杯用后洗净、晾干备用。
另外,服药前后1~2小时最好不要吃水果。有些水果中含有会干扰人体内代谢酶的成分,或含有较多矿物质,使药物代谢酶活力下降,药物浓度在体内升高,产生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