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康:远程会诊把好医生“请”到咱身边来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业务工作>规划信息> 工作动态

安康:远程会诊把好医生“请”到咱身边来

时间: 2019-04-17 09:35

安康市卫健委立足市情、民情,以“互联网+健康医疗”的思维积极打造资源共享、上下贯通、高效便捷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的服务。

建平台——健康扶贫创新举措

走进安康市中医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两块高清显示屏正同步显示着北京、安康两地远程会诊的实时状况。

“远程会诊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视频采集、显示系统和双路发送平台,患者的病历资料都可以通过这里传给北上广大医院的专家。患者和医生可在这里与国内顶尖专家进行交流。”专职负责远程会诊工作的医务人员介绍,在患者和主管医生提出申请后,他们会预约相应的专家,通过与专家“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帮助患者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

截至目前,安康市中医医院心医国际远程医疗平台、云PACS平台、心电网络三大远程平台总共完成会诊43161例。远程医疗平台会诊15908例,其中对下会诊11454例,包括影像诊断10255例、心电诊断603例、临床会诊596例。云PACS平台会诊8973例,其中DR6169例、CT1311例,CR1283例,MR210例。心电网络平台共计18280例,其中静态心电图15310例,动态2970例。开展培训57场次,培训人数14170人次。

用平台——远程会诊为民解忧

对偏远乡村的贫困群众来说,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是他们的期盼。

在推进健康扶贫中,安康市卫健委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农村贫困群众看病就医公平可及性为导向,利用远程医疗平台显著降低了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的成本,实现远程医疗飞入寻常百姓家。

市卫健委以市中医医院作为区域远程诊疗中心,建成了全市远程临床会诊中心、影像会诊中心、心电会诊中心及远程医疗门诊,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301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湘雅医院、西京医院等大医院为支撑,县区级医院为骨干,镇卫生医院社区服务为基础,村卫生室为网底,打造了“中省市县镇村六极联动”的远程网络,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医院实施、第三方服务”的多模态、全方位、一体化“安康远程医疗模式”。把专家“请”到患者家门口,让基层群众在看病求医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家住白河县新建村的贫困群众霍茂梅,数月前因外伤造成左腿骨折,行动不便。村医陶晓红来到其家中为她进行健康查体。根据霍茂梅的情况,陶晓红在手机上打开远程会诊平台,协助其与上级专家进行视频对话。县医院的外科专家详细查看了上传的病历和检查影像资料,对霍茂梅的病情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判断,提出了明确的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现场听完专家的会诊建议,霍茂梅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自从我脚受伤以后上下楼都特别不方便,现在可以与专家当面进行交流,既省事又省力,少跑路还省钱。”

“受益匪浅!对于患者来说,远程会诊方便了很多,是一剂‘强心针’。对我们村医来说,这就是‘营养剂’,借这个平台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村医陶晓红也深有感触。

推平台——分级诊疗有序进行

远程医疗让基层群众充分享受到“互联网+”时代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也为医患互信提供了新路径。按目前每年的服务量,远程医疗每年能为基层患者节省支出近360多万元,其中,减少看病过程中的非医疗支出近300万元,减少直接医疗支出约60万元。

截止目前,安康市30家市、县级公立医院及163个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接入了远程医疗平台,市、县、镇三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已实现全覆盖。2018年安康市荣获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全省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优秀奖”、“全省医疗保障政策落实优秀奖”。

下一步安康卫健委将紧扣“扩面、提质、增效”六字方针,加强全市远程医疗平台建设,不断扩大远程医疗的覆盖面,实现由市、县、镇三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覆盖向市、县、镇、村四级医疗卫生的全覆盖;更新设备设施、接入专网,使图像传输速度更快、质量更高、更稳定;牢固树立“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思维,进一步拓展远程医疗服务平台的应用,努力实现远程心电,远程超声、远程影像、远程病理、远程培训和远程门诊服务,并通过上述措施使远程医疗服务更好的惠及安康的老百姓,为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曹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