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中心 戴雪梅 黄泽青
骨质疏松症是更年期女性的健康问题之一。更年期女性需要关注骨骼健康,正确预防骨质疏松症。
合理饮食
低钙、低维生素D、高磷、高蛋白或低蛋白、微量元素缺乏的饮食均可导致骨量减少。因此,要合理膳食,注意饮食搭配,保证钙、磷及蛋白质的摄入量。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和奶制品等。牛奶不耐受者可喝酸奶或豆浆。此外,每天要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豆制品、蛋、瘦肉等。避免长期高蛋白饮食,因为这会加速体内钙的流失,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另外,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规律运动
除了饮食,规律运动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有氧耐力运动和抗阻力训练可防治骨质疏松症。运动可提高肌肉力量和骨骼内矿物质密度,延缓骨量丢失。40岁以上女性最佳的有氧运动方式包括快走、慢跑等。喜欢舞蹈类运动的人可跳广场舞。每天1次有氧运动,每次30~60分钟,每周5次。还可以选择抗阻训练,如俯卧撑等。每天1次抗阻力训练,每次30~40分钟,每周2~4次。
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是身体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人体从食物中获得的维生素D非常有限,需要通过皮肤接受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合成大部分所需的维生素D。每天晒半小时太阳,就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在天气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更年期女性应坚持每天充分接受阳光照射。注意,晒太阳讲究适量、适时、适度。
保持心情舒畅
负面情绪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进而影响体内营养素的吸收,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此,更年期女性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戒烟限酒
吸烟可使肠道内钙的吸收量减少,长期喝酒可降低骨形成率。因此,更年期女性要戒烟、限酒。
定期检测骨密度
定期检测骨密度是掌握骨骼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更年期女性应将其纳入健康管理计划,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饮食、运动方案或遵医嘱进行干预。骨量正常者需保证每日通过饮食或额外的钙剂补充,从而摄取足够的身体所需的钙,维持体内钙平衡。骨量低下者要同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降低患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有脆性骨折或预测骨折风险高者需就医,确定治疗方案。确诊为骨质疏松症者需遵医嘱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