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高温天气来袭,警惕热射病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业务工作> 健康科普

高温天气来袭,警惕热射病

时间: 2025-06-30 09:10

文/ 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肾脏内科 陈客宏

炎炎夏日,热射病是重症中暑中的一种,准确识别、正确施救很重要。

热射病与一般中暑的区别

热射病的发病机制是身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可理解为身体的冷却系统崩溃,核心体温会超过40摄氏度。此时,大脑会“宕机”,器官会“罢工”,即使救回,也可能留下后遗症。

先兆中暑的症状有头晕、乏力、口渴、大汗淋漓,体温一般不超过38摄氏度。此时,中暑者到阴凉处休息、喝水,通常能缓解。

热射病则完全不同,发作前,身体会发出以下“求救信号”。

1.面色异常,突然通红或惨白。

2.大汗淋漓或完全不出汗,皮肤又干又烫,同时头痛欲裂。

3.大脑反应变慢,说话颠三倒四或昏昏欲睡。

4.心跳加速,呼吸又浅又快。

5.胃肠道不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6.肢体不听使唤、肌肉抽筋、视物模糊。

牢记急救方法

正确的急救方法是挽救热射病患者生命的关键。若身边有人出现疑似热射病症状,施救者需记住急救法则——降温第一,转运第二。

★快速撤离“火线”。

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最好是有空调的房间),迅速脱掉其外衣,帮助散热。

★降温是核心操作。

一是冷水浸泡,将患者颈部以下泡在浴缸或水池中。二是“浇凉水+扇风扇”,用冷水浇淋或喷湿全身皮肤,同时用风扇、扇子扇风,加速水分蒸发、散热。三是冰敷重要部位,如戴冰帽或头枕冰枕。

★进行科学补水。

如果患者清醒,可以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果患者不清醒或呕吐,切勿强行灌水,以免呛水窒息。

★保持气道畅通。

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理口鼻中的呕吐物或分泌物。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在救护车来之前和送医途中持续对其采取降温措施。

远离防治误区

并非只有在烈日下才会患热射病,高温、通风差的室内环境也可能引发。

中暑后,并非出汗多就不会发展为热射病:当出汗散热的速度赶不上产热速度,就会引发热射病,且大量出汗会导致身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增加患病风险;降温需适度,体温降到38摄氏度左右时应放缓,避免冻伤或引发寒战;即使症状减轻,也需到医院彻底检查。

谨记防暑指南

面对南北方不同类型的高温天气,大家该如何应对?

北方避暑攻略

★做好防暑。

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尽量避免外出,若必须出门,需严格做好防晒。

★多次饮水。

不要等口渴才喝水,也不要“大水漫灌”,应少量多次饮水(类似“滴灌”)。

★穿着透气。

首选浅色、宽松的棉麻服装,让皮肤自由“呼吸”。

南方避暑攻略

★控温、通风。

室内空调调至26摄氏度为宜,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定时开窗通风。

★适度运动。

天气炎热时,身体散热效率降低,应减少剧烈运动和户外活动。

★饮食清淡。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高能量的食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