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湖南省胸科医院内二科副主任医师 李倩
在数字化时代,手机已成为我们“最亲密的伙伴”。不过,要当心的是,每天和我们形影不离的手机可能是藏匿细菌的“隐形炸弹”。研究表明,手机已成为细菌的“温床”,若不注重清洁,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隐患。
整机细菌总量达百万
研究显示,一部日常使用的手机每平方厘米可携带多达12万个细菌,整机细菌总量可达百万级,远超电梯按钮,甚至是马桶冲水按钮的细菌量。尤其是手机壳缝隙、屏幕边角,简直就是细菌的“派对现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致病菌可能潜伏在屏幕和缝隙中,引发腹泻、皮肤感染、呼吸道疾病。
人们接打电话时,手机接触面部、手部,细菌极易通过口鼻、眼部进入人体;若边用手机边用餐,更可能“病从口入”。
科学清洁小妙招
1.定期消毒
消毒时关机断电,避免消毒液损伤电子元件,减少静电吸附灰尘。同时,还要取下手机壳、耳机等配件,单独清洁缝隙。擦拭消毒时要单向擦拭,即用75%的酒精棉片从屏幕一端向另一端单向轻擦,避免循环污染。
擦拭完成后要静置风干,等待1~2分钟,确保酒精挥发后再使用手机。
2.使用习惯优化
避免边用餐边使用手机,减少细菌入口的风险。如厕时不携带手机,防止病原体附着。使用耳机接听电话,减少手机与面部频繁接触。
3.个人卫生配合
严格落实“七步洗手法”,尤其在饮食前和接触公共设施、钱币后,及时清洁双手。建议每日清洁手机1次,不过要避免使用高浓度酒精(如95%酒精)。高浓度酒精蒸发过快,反而会降低杀菌效果。慎用紫外线消毒盒,可能加速手机老化,且对部分细菌无效。
手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但不要让它成为细菌的“培养基”。大家就从今天开始,每天给手机做个“大扫除”吧,将健康生活“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