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少年黄斑变性 莫要忽视早期预警信号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业务工作> 健康科普

青少年黄斑变性 莫要忽视早期预警信号

时间: 2025-02-10 10:10

文/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普外科第三病区 邓琳琳

12岁时被查出患有青少年黄斑变性,没有重视,视力逐渐下降到0.02,他就是黑灯,本名高翔。如今,他是一名视障脱口秀演员,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视角来创作段子,调侃自己“黑灯瞎火”的状态,以及自己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障碍,时常逗得观众哈哈大笑。很多人表示,通过他的段子,对残疾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他的笑话让我在欢笑之余,不禁为之惋惜。他的青少年黄斑变性到底是个怎样的疾病呢?

什么是黄斑变性

黄斑变性是一种眼底疾病,主要发生在视网膜的黄斑区。黄斑区是眼睛中负责清晰视力和色彩识别的区域。黄斑变性通常伴随着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衰退或死亡,导致中心视力模糊、失真。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无法看清物体的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完全丧失中心视力。黄斑变性的病理机制主要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随患者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因此,许多人认为黄斑变性只是衰老的正常现象,并不在意。而演员黑灯的黄斑变性与通常所说的老年性黄斑变性不是一回事。

青少年黄斑变性也称先天性黄斑变性,常在8~14岁开始发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眼病。青少年黄斑变性又因大多在恒齿生长期开始发病,又名少年性黄斑变性,于1990年被报道,是一种原发于视网膜上皮层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散发型患者较少见,多发生于近亲婚配的子女。患者双眼发病,同步发展,无明显性别差异。

由于青少年黄斑变性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不易觉察,许多家长和青少年容易忽视这一问题,导致病情延误。

如何早期发现

青少年黄斑变性的早期症状较为隐蔽,但家长若仔细观察仍可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视力模糊 患者可能感到看东西模糊不清,尤其是在阅读或看远处时。这种模糊感可能与近视相似,但通常伴随其他症状。

视物变形 直线看起来弯曲或扭曲,可能是黄斑变性的早期信号。例如,书本上的文字或墙壁上的直线可能显得歪斜。

中心视野缺失 患者可能发现视野中央出现黑点或空白区域,影响阅读或识别细节。

颜色感知异常 颜色看起来变淡或失真,可能是黄斑区域受损的表现。例如,鲜艳的颜色可能显得灰暗。随病程进展可能出现红绿色弱、红绿色盲甚至全色盲。

很多人认为黄斑变性是老年人会得的疾病,与青少年无关。实际上,青少年黄斑变性的发病率正在上升。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不良用眼习惯等因素可能增加青少年黄斑变性的风险。

黄斑变性需专业治疗

视力模糊是近视的表现,家长可能将视力模糊归因于近视,忽视黄斑变性的可能性。黄斑变性与近视的症状相似,但病因和治疗方法完全不同,黄斑变性需要更专业的治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1.关注早期症状,及时就医且密切关注视力变化。若孩子出现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及时规范地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视力下降等症状。但如果未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规范,会加重病情,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甚至还会导致失明。

有黄斑变性家族史的青少年,每年应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通过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技术,可以早期发现黄斑变性的征兆。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轻眼睛负担,降低黄斑变性的风险。

2.青少年要注意用眼卫生,控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增加户外活动。电子产品的蓝光可对眼底造成损伤,其发射的紫外线、红外线等其他波段的光,也会对眼睛造成危害。对青少年而言,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不仅容易诱发近视,还可能增加视网膜黄斑变性的发生风险,防止和减少蓝光暴露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户外活动可以增加自然光暴露,促进眼睛健康。但要提醒家长和广大青少年的是,若已明确诊断患有黄斑变性,患者在阳光强烈时出门要戴太阳镜,不要直视强光。

3.均衡饮食可以为眼睛提供所需的营养。叶黄素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视网膜组织中,为黄斑色素发挥抗氧化活性和蓝光滤过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证实,叶黄素类物质可降低色差,提高视力及对比敏感度等功能,并对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光损伤等疾病具有防治作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补充叶黄素、玉米黄素等,可能起到防止病情发展的作用。

青少年黄斑变性不仅影响青少年视力,而且患者常因为视力问题感到自卑,影响社交和自信心。家长和学校应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积极面对疾病,更好地应对视力问题,提高生活质量,保持积极的心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