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陈洁 孟玉倩
“护士,我家的孩子为什么趴着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探视间内,有家长在视频电话里问道。那么,患儿趴着睡好不好呢?此外,有些身体健康的孩子也喜欢趴睡,这样的睡姿是否对健康有益呢?
重症监护室的趴睡不简单
儿童重症监护室里的趴睡可不仅仅是趴着睡觉这么简单。趴睡也就是俯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是一种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重症患者的机械通气方法。那么,为什么要趴睡呢?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水往低处流”。
趴睡这个动作让体位发生了改变,原本那些沉积在肺底或背部的痰液从高处往低处流至主气道,就能很好排出。气道通畅了,孩子的肺通气、氧合功能就慢慢改善了。此外,孩子趴睡时,需要用颈部和手臂的力量支撑身体,从而锻炼到了颈部和手臂的肌肉。
当患儿趴睡时,医护人员会在他们的面部、胸前区,髂骨、膝盖等易受压部位垫上泡沫型减压敷料或硅胶软枕进行保护,同时还会密切监测患儿的心率、血压等参数,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处理。
在儿童重症监护室里,不是所有的患儿都会趴睡。急性呼吸机窘迫综合征、顽固性低氧血症且常规机械通气不能纠正、长期卧床或痰多不易咳出的患儿适合趴睡。血压不稳定、颅内压增高、急性出血、颈椎脊柱损伤、骨科手术、腹部手术的患儿则不适合趴睡。
日常趴睡也有讲究
有的孩子身体健康,平时睡觉也喜欢趴睡。那么,日常趴睡好不好呢?
6月龄以上的宝宝,可以在成人监护的情况下适当地进行趴睡。趴睡可以帮助孩子更容易入睡并保持睡眠状态,有助神经系统发育。孩子如果有胃食管返流、斜颈等特殊情况,也可尝试趴睡以缓解病情。
3月龄以下的宝宝自己不会翻身,趴睡很容易捂住口鼻,不适合趴睡。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喘鸣、脑瘫等疾病的孩子也不适合趴睡。在夜间或没有人照看孩子的情况下,家长也应尽量避免让孩子趴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