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身医学科主治医师 魏蔚
秋风起,暑气渐消。最近,很多人感到莫名烦躁,甚至出现失眠、焦虑等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从中医角度来看,秋季对应五脏中的肺,肺主一身之气,且肺气主降、肝气主升,肺与肝形成人体气机的大循环。立秋后,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人体的气机也会相应调整。如果这个过程不顺畅,就容易肝气郁结,表现为胸闷、烦躁、压力感增强。下面,介绍几个疏肝理气的实用方法。
按摩调理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的凹陷处,期门穴位于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处。每天按揉以上两个穴位3~5分钟,可疏肝解郁。
食疗养肝
秋季,人们可以适当食用疏肝理气的食物。例如,将玫瑰花用温水冲泡后饮用,有疏肝解郁的作用。橙子、柚子等柑橘类水果,以及菠菜、芹菜、青椒等绿色蔬菜,不仅营养丰富,还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当然,食疗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情志调节
中医强调“恬淡虚无”的心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避免过度思虑,保持乐观心态,多与亲友交流,这些都是调畅情志的有效方法。当我们学会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时,身体的气机运行也会更加顺畅。
此外,深呼吸放松法、正念冥想、渐进性肌肉放松等,也有助于缓解压力。
深呼吸放松法: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用鼻子慢慢吸气4秒,感受腹部隆起,屏住呼吸2秒,然后用嘴慢慢呼气6秒,感受腹部下沉,重复10~15次。深呼吸可以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帮助身体从紧张状态转换到放松状态,从而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
正念冥想:长期练习正念冥想不仅能减轻压力,还能改善注意力、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建议每天花10~15分钟进行正念练习——专注于当下的感受,不评判、不分析,只是简单地观察自己的呼吸和身体感觉;当思绪飘散时,温和地将注意力拉回当下。
渐进性肌肉放松:从脚趾开始,依次紧张和放松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每个部位保持紧张5秒,然后放松10秒。这样可以帮助身体彻底放松,缓解因压力导致的肌肉紧张。这个方法特别适合因为压力而出现身体僵硬、肩颈酸痛的人群。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理后,仍然持续失眠(超过2周)、情绪低落或焦虑,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就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