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中药浴足 祛病强身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业务工作> 健康科普

中药浴足 祛病强身

时间: 2025-05-12 15:55

文/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急诊科 罗思聪

俗话说,树枯根先竭,人老足先衰。自古以来,浴足就是一种常见的养生方式。中药足浴疗法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个性化辨证,选择适当的药物煎煮成药液,将双足浸泡在温热的药液中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不仅能治疗疾病,还可强身防病。

不同疾病选方有异

中药浴足适用于多种疾病,不同疾病的选方有差异。

呼吸系统疾病 中药浴足可温通经络,开腠理,使肺经病邪有出路,缓解患者咳嗽、痰多、气促等症状。

肺炎:取柴胡30克,桂枝30克,麻黄30克,黄芩30克。将所有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半小时后倒入盆中,待水温降至40~45摄氏度时浴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取桂枝30克,威灵仙15克,当归尾30克,川芎15克,红花10克,艾叶30克。将所有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半小时后倒入盆中,待水温降至40~ 45摄氏度时浴足。

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寒凝血瘀所致的冠心病、脑卒中患者,中药浴足可温经散寒、通络祛瘀,缓解胸闷、胸痛、肢体拘挛等症状。

高血压:取怀牛膝30克,川芎30克,白芷10克,钩藤30克,夏枯草10克,吴茱萸10克,肉桂10克。将所有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半小时后倒入盆中,待水温降至40~45摄氏度时浴足。

中风后肢体麻木痹痛:取桂枝30克,细辛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先将所有药材用清水浸泡20分钟,再煮沸5分钟后倒入盆中,用药液熏蒸足部至水温降至40~45摄氏度时浴足。

小儿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中药浴足可开腠理、泄实热,辅助退热。

选方:取麻黄30克,桂枝30克,防风30克。将所有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半小时后倒入盆中,待水温降至40~45摄氏度时浴足。每次浴足时间根据患者的体质及病情而定:体质强壮、肥胖者浴足20分钟以上,至全身透汗即止;消瘦体弱者浴足10分钟,至全身微微汗湿即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药浴足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下肢末梢血液循环,缓解下肢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

选方:取杜仲30克,桑寄生30克,川牛膝30克,鸡血藤30克,透骨草30克,威灵仙30克。将所有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半小时后倒入盆中,待水温降至40~45摄氏度时浴足。

中药浴足注意事项

1.采用中药足浴疗法治疗疾病,患者应请专业医生对当前主要症状、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浴足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热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心理状态、进食情况等进行评估,选择适合的浴足方案。

2.浴足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浴足时水位在脚踝以上10厘米处为宜。浴足过程中若有灼痛等不适,或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浴足。

3.浴足过程中可按摩双足足趾、足心及足跟部。常选的穴位有然谷穴、涌泉穴及阿是穴。

4.糖尿病患者、足部皲裂者要适当降低浴足水温,防止烫伤。

5.足部有烧伤、烫伤、皮肤感染、皮肤破损者,消化道出血及月经过多者,有出血倾向者,极度疲劳及醉酒者,均不宜浴足。

6.空腹、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浴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