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选用抗凝药预防房颤血栓形成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业务工作> 健康科普

正确选用抗凝药预防房颤血栓形成

时间: 2025-02-06 09:45

文/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副主任药师 阳丽梅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心房呈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房颤的病因很多,所有器质性的心脏病都有可能引起房颤。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平时没有什么症状,因此不会给予重视。

人体内的血液在正常流动的情况下不容易形成血栓,但是当血液出现高凝状态,血管内皮发生损伤或者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血液淤滞时,血栓就容易形成。房颤改变了心脏的血流动力学,血液淤滞,导致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同时由于炎症因子增加导致血管内皮发生损伤,房颤患者的血栓风险进而增加。科学研究表明,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及体循环栓塞的发生率是无房颤人群的3~5倍。

对于房颤患者,预防血栓只有两种选择:高危患者需要使用抗凝药;低危患者可以不使用抗凝药,但是要定期随访。这是因为只有服用抗凝药才能有效地降低房颤的血栓风险,口服抗血小板药并不会降低血栓风险,反而会带来其他的不良反应。

目前,传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和某些新型口服抗凝药(比如利伐沙班、艾多沙班、达比加群酯)均可用于房颤患者的血栓预防。患者可以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