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气寒冷 小心荨麻疹找上门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业务工作> 健康科普

天气寒冷 小心荨麻疹找上门

时间: 2024-02-19 09:37 来源:省保健局

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际医疗部病区 朱颖菲 张聿炜

冷空气过敏性荨麻疹(简称冷空气荨麻疹)是由冷空气刺激皮肤过敏引起的,是一种物理性荨麻疹,又称寒冷性荨麻疹。患者表现为受冷后皮肤局部或全身出现形状和大小不一的红斑、风团、水肿等症状,伴有强烈的瘙痒感。冷空气荨麻疹可以是急性的,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也可以是慢性的,持续数周至数月。

冷空气荨麻疹好发于女性,尤其是在接触了冷空气、触碰凉水或进食冰凉食物后出现。常见部位为外露受寒区,如耳面部、颈部、腿部和手臂等,严重者可累及口、舌、咽喉等黏膜部位水肿,甚至表现为头痛、打寒战、腹泻、腹痛和心动过速等。

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冷空气荨麻疹发病比较急,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有家族过敏史,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本身易对某种食物过敏,如虾、蟹、芒果等。或者有某种药物过敏史,如青霉素和头孢类等过敏史。

物理因素 一是温度降低。皮肤受到冷空气刺激后,皮肤表面温度降低,使局部血管收缩,皮肤血流减少,皮肤感受器受冷后刺激肥大细胞,使其释放过敏介质,如组胺等,引发荨麻疹症状。二是风力因素。寒风越大,越加速皮肤表面水分蒸发,使皮肤变得更加干燥,从而刺激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三是接触时长。长时间暴露在冷空气中也会使皮肤对冷刺激更为敏感,冷空气中的冷凝物和微小颗粒直接刺激皮肤,增加发病风险。

免疫力下降 免疫力下降后,皮肤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弱,对过敏原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女性某些特殊生理状态,如月经期、孕期、哺乳期等,都会增加对冷刺激的敏感性。

心理因素 精神压力过大,如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容易加重冷空气荨麻疹的症状。疲劳、感染、内分泌失调也能影响荨麻疹发生。

预防和治疗留意这些

预防和治疗主要注意保湿、保暖、运动和饮食调节。避免接触冷空气,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

避免接触冷空气 冷空气荨麻疹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冷空气。在寒冷的季节,应保持室内温暖,外出时注意保暖,佩戴帽子、围巾、手套等,多穿衣物。避免触碰凉水,洗澡时避免水温过低。

药物治疗 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抗组胺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抗组胺药物可以缓解皮肤瘙痒和红肿等症状。免疫抑制剂可以降低免疫反应,减少荨麻疹发作次数。使用免疫抑制剂时,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患者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勿自行购买服用。

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是一种新型疗法,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降低过敏反应,从而达到治疗荨麻疹的目的。常用的药物包括胸腺肽、转移因子等。

家庭护理要重视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患处,以免皮肤破损引起感染。

保持规律的作息,早睡,不熬夜,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

加强营养,合理清淡饮食。避免进食生食、冷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海鲜、坚果类),同时避免食用韭菜、黄豆等。

使用保湿霜、润肤乳等多次涂抹,可以保持皮肤湿润、减轻冷空气对皮肤的刺激。

加强体育锻炼,合理的运动能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

学会调节情绪,释放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长,请及时就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冷空气荨麻疹容易在受凉或吹冷风后出现,一般在加强保暖后可自行消退,在寒冷的季节请大家注意保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