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动物室 高旻
人畜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一类疾病。
“人猫共患病”是一种人和猫都有可能罹患的疾病。下面,为大家介绍四类“人猫共患病”。
猫癣
病原体:不止一种真菌。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猫癣通常是人接触被感染的猫咪,或者接触被污染的毛刷、猫窝或者其他公用物品而感染的。避免接触感染猫或者被污染的物体,就能避免感染。接触猫时,要戴上手套,结束后要洗手,有助于预防猫癣。癣孢子也可引起感染。用稀释漂白剂或者其他消毒液,可以彻底杀死孢子。
猫的症状:脱毛。皮肤积垢和结痂。指甲增厚或变形。
人的症状:皮肤上出现红色的丘疹、丘疱疹或者小水疱,会形成红色的斑片。
建议就诊科室:皮肤科。
弓形虫病
病原体:一种叫作弓形虫的微小寄生虫。
传播途径:粪便传播。任何免疫功能受损的人,以及孕妇都应该格外小心,或者完全避免接触猫砂盆。避免接触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弓形虫病。
猫的症状:发热,食欲差,昏睡或无精打采。
人的症状:弓形虫可以侵犯人体的任何器官。人感染弓形虫后,会出现关节疼痛、恶心、头痛、呕吐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感染弓形虫后,猫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抗体,因此在进行血清学检查时,需要注意窗口期的问题。如果发现感染及时治疗,猫会很快恢复,不会威胁家人健康。备孕家庭也可以进行弓形虫感染筛查,保证自身健康。
建议就诊科室:跟自身症状相符合的科室。
肠道感染
病原体:不止一种消化道细菌,比如沙门氏菌或弯曲杆菌。
传播途径:粪便传播。猫吃生的食物,猎食小鸟或其他小动物,会感染沙门氏菌或弯曲杆菌。猫可以通过粪便把这些细菌排出,如果以不正确的方式频繁接触猫粪,那么人也有可能受到感染。
预防措施非常简单,处理完猫的粪便后勤洗手即可。
猫的症状:可能存在呕吐、腹泻、发烧、腹痛、体重减轻或嗜睡等症状。一些猫没有症状,看起来仍是健康的。
人的症状:腹泻,腹痛,发热。
建议就诊科室:消化科。
蠕虫病
病原体:蛔虫、绦虫等蠕虫。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和猫互动之后,或者清理完猫砂后,记得要洗手。避开那些容易藏有猫粪的地方,比如土壤和沙子,特别是在花园、建筑物附近和儿童沙箱中。如果需要在这些区域工作,应戴上手套,结束后洗手。
确保儿童在公园玩耍后洗手,流浪猫可能在那里游荡。让孩子不要吃泥土,或把其他户外用品放进嘴里。
猫的症状:无症状或者呕吐、腹泻、体重增加不良或在猫粪中可见蠕虫或虫卵。
人的症状:严重的腹痛等。
建议就诊科室:蠕虫寄生于人体的位置不同,造成的症状也不相同,消化科、呼吸科、血液科的相关症状都有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