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肝 重在“四调”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业务工作> 健康科普

养肝 重在“四调”

时间: 2023-04-03 10:03

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 王见义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中医认为,春气通于肝。人们若能在春季好好调养肝脏,则可防病抗衰,故有“应春温之气以养肝”之说。春季养肝,可从饮食、起居、精神、用药四方面入手。

调节饮食 辨证养肝

春季,人们应根据自身状况,辨证选用饮食来达到调养肝脏的目的。

肝火上炎 表现为心烦易怒、头痛、头晕、眼睛发红、牙痛或牙龈红肿、耳鸣、口苦、小便黄、大便干等。这类人群宜选用柔润之品,如雪梨、芹菜、苦瓜、绿茶、菊花茶、莲子心茶等,以清肝泻热。

肝阴不足 表现为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胁肋隐痛、头晕、耳鸣等。这类人群宜多喝养阴的鱼汤、甲鱼汤、海参汤,切勿饮酒,忌食辛辣、羊肉等助火之品。此外,还可顺应春升之气,选用韭菜、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等性微温、味微辛的食品以阳中求阴。

肝郁脾虚 表现为身倦乏力、食少腹胀、两胁胀痛、大便稀溏、失眠等。这类人群可遵循“省酸增甘”的春季饮食原则,少吃酸味食物,适当多吃糯米、黑米、燕麦、红枣、南瓜、牛肉、鲫鱼等甘味食物,以养肝健脾。

调节动静 运动养肝

万木吐翠的春天,正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机。适量运动有助肝气的生发,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动静结合,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静”可选择呼吸训练——静静坐下或站定,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慢慢地用鼻子吸气,缩唇呼气。“动”可选择有氧锻炼,如游泳、做操、打太极拳等。需要提醒的是,慢性肝病患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调畅情志 怡情养肝

中医认为,怒伤肝。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逆乱而成疾。春季肝气旺盛,人们在情志上易怒、易郁,因此要注意及时调整不良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心情愉悦。平时可以踏青郊游,寄情山水、放松身心,也可聆听音乐、看书、练字,以宁神畅志。

调整用药 “三因”养肝

中药养肝是春季养肝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健康人群的药膳调养,还是肝病患者的用药调理,都应因人、因地、因症,而选用相应的养肝中药。

因人 素体阳气偏虚的人,往往会有头昏、体倦、畏寒、郁郁寡欢、胆怯等肝气不升和升而不及的表现。这类人在春季时病情可有所缓解,若调养得当,病则愈于春。此时宜选用温热益气的药物,如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等,忌用苦寒药物。肝旺之人则不然,遇到春升之气,病情会加重。这类人宜选用杞菊地黄丸、生脉饮、牛黄上清丸等清肝的药物。

因地 我国幅员辽阔,春季各地的气候略有差异。居住在北方者,进补时宜适当选用辛、甘之品,兼以温补,如熟地、当归、黄芪等,以助春阳升发。南方气候暖湿,常春雨绵绵,人们宜适当选用健脾利湿之品,如党参、茯苓、白术、薏苡仁等,待春暖花开后,则可选用凉补之品,如玉竹、生地、沙参等。

因症 春季是肝病的高发季节,肝病患者大多伴发不同症状。若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等症,可以选用枸杞子、菊花、苍术、白蒺藜等养肝明目之品;若出现胁肋胀痛、频繁叹气等症,可选用地骨皮、柴胡、白芍、黄精等柔肝理气之品;若出现五心烦热、口干舌燥等症,可选用麦门冬、沙参、生地等滋养肝肾之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