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张庆芳
45岁的李先生几年前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上网搜索后自行用药,几年间把网上提到的药物都依次服用了一遍,细菌仍然没有根除,只好到医院就诊。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到底需不需要治疗?李先生的治疗为何这样困难呢?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经口传播,可以在家庭和人群中传播。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多种消化道疾病,包括胃癌、消化道溃疡、胃淋巴瘤等。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幽门螺杆菌定义为Ⅰ类致癌因素。
如何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再次感染呢?
首次治疗尽可能"除根"
抗生素耐药是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在国内广泛开展,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也逐步升高。
能够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种类并不多。第一次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容易导致细菌耐药的产生,使再次治疗时的用药选择范围缩小。因此,应尽可能在首次治疗时即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
李先生前期不规范的治疗,导致了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增强。缺少有效的武器与体内“身经百战”的细菌抗争,是李先生的病情让医生感到棘手的原因。听从医生的用药建议,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保障。
家庭成员减少交叉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家庭聚集特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生活习惯相似、共用生活器具、密切接触等原因,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这也是部分患者反复感染的原因。加强宣教、防控家庭成员间交叉感染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感染的发生。
因此,以家庭为单位防控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阻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传播的重要策略,我们建议与感染者共同生活的成年家庭成员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
李先生的情况不能排除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再感染的可能,再次治疗时,建议家庭成员也一并检查和治疗。
养成健康生活好习惯
提倡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防止重复和交叉感染。如外出就餐使用公筷、公勺,提倡分餐制,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和水等。
由于幽门螺杆菌主要经口传播,加强宣教、防控交叉感染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