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减重别陷入三大误区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业务工作> 健康科普

减重别陷入三大误区

时间: 2022-08-01 15:49

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张琼月 苗青 田芳

在肥胖专病门诊,我们接诊过很多饮食减重“踩过坑”的肥胖患者。今天和大家聊聊常见的三个饮食误区,以及如何实现科学健康减重。

误区1:高蛋白饮食好吃又易瘦

氨基酸/蛋白质是生命物质的基础,每日提供总能量的15%~20%。目前有很多人不仅饮食偏重高蛋白(占比≥30%),甚至每天还大量补充蛋白粉等保健品。

虽然高蛋白饮食能够减轻饥饿感、增加饱腹感并降低体重,但会导致肾功能损伤、痛风、口臭、便秘等问题。提醒大家,如果有心脏、肾脏等基础疾病,不要采用此种方法减重。

如果已开始采用高蛋白饮食,需监测肾功能、尿蛋白等指标。其实《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推荐“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在总能量控制的基础上,需要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的比例,还需要注意食物的加工方法,推荐清蒸、水煮、白灼等少盐、少油、少糖的烹饪方式。

误区2:不吃晚饭肯定能瘦

有不少减重人士尝试短期不吃晚饭,短期可能体重减轻,但长期难以坚持,而且会“易胖难瘦”,一旦放开饮食,很容易出现体重报复性反弹。此外,长期不吃晚饭也会造成诸多损害,如胃肠功能紊乱、夜间低血糖等。

推荐大家“少吃多餐”,既可以保证机体所需的充足的营养元素,又可以合理分配至多餐,维持血液中血糖、血脂、氨基酸等物质浓度处于平稳状态。

误区3:白天只吃1顿,吃夜宵也不会胖

有些人为了吃夜宵,而减少白天进餐次数。其实,夜间进食受到内分泌激素昼夜节律的影响,食欲比白天更好、吃得更多,也更容易引起糖尿病、高脂血症、结石等疾病。

尽量定时、定点、定量吃饭。另外,利用食物特殊动力效应、胃肠道分泌的减重降糖激素——胰高糖素样肽-1(GLP1)还可以进一步减重,前提是“细嚼慢咽”“先菜再肉最后饭”,选对食物种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