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 孔令玲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吃完饭有酸水反到喉咙里,胸腔里好像有团火在烧,饭后、平躺更难受。反酸、烧心、口苦、嗳气等症状可能让你怀疑自己得了胃病,忍一忍或随便买点药吃,但是症状依旧。又或者你以为这是普通的胃炎、胃溃疡,赶快去医院查胃镜,但检查结果显示胃部没有明显异常。其实,这时你很有可能患了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迷惑性
半数以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内镜下并没有食管炎表现,因此胃镜查不出来,而是要到有相关专业的科室就诊。医生仔细询问症状的同时,还会安排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另外,这种疾病还经常披着慢性咽炎、咳嗽、哮喘、心绞痛、背痛等病症的外衣,极具迷惑性,一不小心就容易误诊、漏诊。
张大爷60多岁,平时烟酒不离手的他,几年前开始频繁胸闷、咳嗽,甚至出现哮喘的症状,话没说几句就上气不接下气,饭后还会出现胃反酸,食物反流和烧心。家人都以为他是由于长期吸烟而患上了哮喘,就带着他到医院的呼吸内科看了很多次。医生针对张大爷的哮喘症状开了不少药,但吃过之后仍不见好转,反而喘得更加严重了,甚至有时还会呼吸困难,苦不堪言,一下子瘦了近10公斤。由于张大爷每次哮喘都常常伴有烧心、胃反酸的症状,家人后来才怀疑是不是他的胃肠道也有问题,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带张大爷去看胃肠专科。在做了一系列检查后,张大爷被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当胃和十二指肠内的食物反流入食管至咽部,对咽部造成刺激和损伤,便出现了咳嗽、咳痰、喉部发紧、喘息等“哮喘”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不能扛
为什么会出现胃食管反流呢?人体中,胃的入口也就是贲门位置有一个食管下括约肌,它就如同闸门一样。当食物通过食管蠕动被送到食管下端时,食管下括约肌会打开使食物进入胃内。当食物都进入胃内后,食管下括约肌会关闭,防止胃内的食物反流回来。
但当充当闸门的食管下括约肌由于一些因素,变得松弛、关不紧或胃内压增高时,就会发生反流的情况,出现烧心、反酸等症状。
除此之外,食管蠕动或唾液分泌功能异常时也会造成食管清除内容物的功能异常,导致该疾病的发生。
胃食管反流病不是单纯的消化系统疾病,而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一旦发生,需给予相应处理措施,“扛一扛”可能会引起漏诊或者严重的并发症。当患者被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时,需开始考虑治疗。
改变生活习惯可改善症状
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首先是改变生活习惯,如抬高床头,少食脂肪含量高以及巧克力、茶、咖啡等食物,戒烟忌酒,避免睡前饱食等。近1/4的患者经改变上述生活习惯后可改善症状。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注意少食多餐,低脂饮食,避免摄入甜食、酸性和刺激性食物,可减少进食后反流症状发生的频率。
2.体重:超重者宜减肥。过度肥胖者腹腔压力增高,会促使胃液反流,特别是平卧位尤甚。
3.卧位:床头垫高15~20厘米,对减轻夜间胃液反流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4.睡姿:有人睡觉时喜欢将两上臂上举或枕于头下,这样的姿势可引起膈肌抬高,胃内压力随之增加,使胃液逆流而上,从而加重反流症状。患者睡眠时应尽量选择左侧卧位。
5.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尽量减少: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
6.戒烟忌酒。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不仅能刺激胃酸分泌,还会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烟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使其处于松弛状态,加重反流。另外,吸烟还能减少食管黏膜血流量,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机体抵抗力,使炎症难以恢复。
还有一部分症状严重不缓解者,需要通过规范的药物进行治疗,并且症状缓解后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如果症状持续加重,还可以选择微创手术,将松弛的括约肌“扎紧”,防止反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