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业务工作> 健康科普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

时间: 2022-07-11 16:31

文/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部 杨娟娟 王倩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的人群。青光眼的病因复杂且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是一组具有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眼病,通过损害视神经及其视觉通路,最终导致视觉功能损害甚至失明。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大多数青光眼发病相对隐匿,进展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当发现眼胀、眼痛、视力下降或视野明显缺损后去医院就诊时,多已发展至中晚期,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期。目前的青光眼治疗手段不能使晚期青光眼的视功能得到恢复,如不及时治疗,最终会导致失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尽早发现青光眼并及时治疗呢?

青光眼的筛查方法

1.眼压测量。

正常眼压范围是10~21毫米汞柱,双眼眼压差≤5毫米汞柱,24小时眼压波动≤8毫米汞柱。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可升高也可正常,因此眼压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但病理性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一个主要因素。降眼压治疗是目前阻止青光眼病情进展、保留有用视功能的主要有效方法。

2.前房角镜检查。

使用房角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周边前房结构和深度,是鉴别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检查。

3.眼底检查。

通过直接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前置镜或眼底照相检查观察视神经形态,包括视盘颜色及形状、杯盘比大小、视盘盘沿宽度、眼底有无出血等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视神经损害及损害的程度。眼底照相检查的彩色图像清晰直观,可以客观记录,利于随诊时的前后比较,是青光眼筛查的最佳手段之一。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检查,主要对视盘结构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进行定量测量,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是否变薄。

4.标准自动视野检测。

观察有无视野缺损,缺损的位置和程度,判断是否为特征性的青光眼视野缺损。青光眼视野损害通常从鼻上方开始,接着是鼻下方,然后是颞侧,最终可演变成管状视野。

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以下人群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以上者。

2.有青光眼家族史者。

3.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者。

4.心血管疾病患者。

5.高血压患者。

6.糖尿病患者。

7.吸烟者。

8.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

9.高眼压症患者。

高危人群要至少每年主动进行一次青光眼筛查。

青光眼就像是一辆没有“倒车档”、只有“刹车档”的车!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治愈青光眼,只能控制其进展。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定期随访至关重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