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预防保健科 提桂香 吕品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从天地间阴阳之气的消长来看,夏至之时阳气旺盛至极,万物于此时达到繁盛的顶点。但物极必反,阴阳相互化生、转化,因此阴气从此时开始渐生。
夏至是一年中阴阳之气转化的关键时期,人们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注重养阳护阴,从饮食、起居、情志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摄养生。
起居有常,午睡护阳
夏季日长夜短,起居调养也需顺应自然界阴阳的消长变化规律,做到“夜卧早起,无厌于日”,适当午睡以养阳护阴。
需要注意的是,炎炎夏日,阳热使得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人们应少居空调房,睡眠忌露宿。
饮食有节,祛暑生津
中医认为,夏至时节阳热旺盛,人体气机趋于向上、向外,机体呈现出相对外热内寒的生理状态。此时宜多吃祛暑益气、生津止渴之品,避免过食生冷寒凉、肥甘厚味之品。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至时节宜常备生姜,煮而为汤,以辛温发散、温胃散寒、止咳止呕、顾护脾胃。
夏至吃面
自古以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夏至新麦登场,小麦味甘、性凉,可养心安神、补虚养胃、强筋益气、除热止渴,凡体质虚弱、气血亏虚、食欲不振者,服之皆宜。
夏至喝粥
暑热之邪易耗气伤津。夏季可适当取用清心安神、养阴生津的药材煮粥喝,以安心神、益心气。如桂圆莲肉麦冬大枣粥,酌加枸杞、菊花、西洋参等。
运动适度,防暑避寒
在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日晒强烈之时,以防伤暑。汗为心之液,运动过程中,避免汗出太过而伤阴耗阳。如果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绿豆盐水汤,切忌冷水淋浴,以防寒邪直入,损伤人体阳气。
静养宁神,摒除杂念
养神之道贵在“静”,“静则神藏,躁则神亡”,精神情志活动宜保持淡泊宁静,摒除杂念。夏至之时阴阳二气相交,人易心烦气躁,情绪不宁。此时要善于调节情绪,心胸开阔,乐观洒脱,从而使气机畅达,五脏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