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刘永惠
5月21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小满。民谚云:“小满大满江河满。”小满后,天气由暖变热,降水逐渐增多,炎夏即将登场。此时,养生应以清热、健脾、祛湿为重点,为酷夏的到来做好准备。
防苦夏 吃点“苦”
小满之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们易出现烦躁、倦怠、胃口不佳等问题,我们常把这样的状态称作苦夏。
中医将酸、苦、甘、辛、咸称作五味,其中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降泄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夏天适当吃些味苦的食材,如苦菜、苦瓜等,有助于恢复脾胃功能,增加食欲,清热提神。
防伤阳 别贪凉
小满时节,人体阳气也处于“小满”的状态,尚未完全充盈;加之此时气候湿热,阳气易受损。因此,养生要注意不能使阳气过于外泄,也不能贪凉。
因气温升高,很多人过早地使用风扇、空调降温,而使用风扇、空调的方法不当也容易致病。一般来说,使用空调时,室内温度不要低于27℃,开空调的房间要保持通风。此外,老年人和有关节病的人群如果在空调房内休息或工作,最好穿带领的上衣和长裤,或戴上护膝。
防湿病 慎饮食
小满时节,雨量增多,空气潮湿,久置于露天的木质板凳、椅子易受潮,应避免久坐其上。同时,不要长时间涉水淋雨,或在潮湿的环境中久待,以免湿邪乘虚而入,引发足癣、湿疹、痤疮等皮肤病以及风湿病、关节炎等。
预防皮肤病应该以饮食调养为主。常吃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芡实、白扁豆、山药、茯苓等;忌食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以及酸涩辛辣、煎炸烧烤之品。
防中暑 忌“躺平”
进入小满,意味着盛夏即将来临。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夏季要把人体的阳气尽可能都调动起来。
夏天,有些人怕晒太阳,喜欢待在室内特别是空调房里,这是不推荐的。平日要多参加户外运动,适当晒晒太阳,使身体出出汗。一方面,晒太阳能够使阳气健旺,把体内郁积的浊毒排出体外。另一方面,人的五脏六腑在内而四肢在外。冬天阳气闭藏于五脏六腑,到了夏天,阳气向外疏泄而散布于四肢,适当晒晒太阳能够使五脏六腑之气更多地输注于四肢,有助于四肢健康。
需要提醒的是,天气炎热时,要避免剧烈运动。小满时节可以静坐以养心。同时,可以配合八段锦,降心火、调脾胃、理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