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心血管内科 赵华
有些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不佳,是因为服药时间不对。患者选对服药时间,对于控制血压非常重要。
与血压波动水平有关
人体会根据生物钟而发生新陈代谢水平的变化,所以即便是同一种药物同等剂量,服药时间不同,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药效,以及药物对机体的副作用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高血压药物何时服用主要是根据血压波动水平来决定的。受生物钟的控制,人体的很多生命活动在一天内呈周期性变化,这一特性被称作昼夜节律性。在昼夜节律性的影响下,每个人的血压也呈现昼夜节律性变化,即在白天与夜间的变化是有节律的。
健康人血压的节律呈“两峰一谷”,即白天血压在较高的水平,晚8时起血压逐渐下降,至次日凌晨2—3时降至最低谷(一谷),之后血压又上升,早晨起床后(早晨6时)血压急剧上升,上午8—9时达高峰(第一个高峰),然后血压持续在较高的水平,直到下午4—6时达到高峰(第二个高峰),之后逐渐下降。控制血压主要就是控制两个“峰”。
摸清血压高峰时间
那么,降压药物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服用呢?一般来讲要注意几点。
每天服用一次的降压药,患者可多在早晨7时服药。这些药物的作用时间相对比较长,可以控制“晨峰”血压。
每天服用两次的降压药,患者可分别在早晨7时和下午4时服药,使药物作用达到“峰值”的时间正好与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吻合。
每天服用三次的短效抗高血压药物,患者服药时间应该是早晨起床后、下午1时、下午4时左右。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您也可以在服药前先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摸清自己的血压高峰,然后于高峰前1~2小时服药。这样控制血压更加有针对性。如果您的情况不允许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也可以在一天中选择4个时间点,每6小时测一次血压,连续测3天,就能够知道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了。由此,推断出较佳的服药时间。
遵医嘱个性化用药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人夜间入睡时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所以夜间血压处于低谷水平。如果睡前服用降压药,就很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造成心、脑、肾等器官供血不足,发生危险。
但也有一部分人,会有夜间血压升高的现象,或者是晨起服药前血压升高。这些患者需要按照血压升高的规律,遵医嘱个性化选择用药种类和服药时间。所以患者一定要勤监测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特点,并听从医生的建议,再决定是否睡前用药。
另外,还有一类降压药,叫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等唑嗪类药物),有前列腺增生的高血压患者可能会用到。这类药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指由于体位突然改变或久站引起脑供血不足而导致的低血压)。由于白天活动较多,为了避免站立、行走等活动过程中体位变化而出现低血压,此类患者一般睡前用药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