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科 成杰辉
春分之时,昼夜等长,天地万物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此时,人们的养生调理也应顺应自然特点,注意调和阴阳。
起居有常 动静相宜
春意盎然之时,万物本呈生机勃勃之象,但是不少人反而感到困倦乏力、提不起精神,这种现象俗称春困。解决春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保证规律的作息以及适量的运动。
作息规律使人拥有良好的睡眠,睡得好则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保证脑部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从而减轻白天嗜睡、疲倦的症状。
优质的睡眠是阴,适量的运动是阳,二者结合可使人体阴阳互补。每天睡觉前,人们可以用温水泡脚,听轻音乐平复心情,沉敛阳气,从而提升睡眠质量。晨起时,人们可以散步、做操、慢跑,以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提升阳气,消除困倦感。
顺时饮食 寒热互制
春分之时,饮食调理应以均衡为原则,做到寒热互补、荤素搭配。比如,食用海鲜、蔬果等凉性食物时,可佐以葱、姜、蒜类温性调料,以减轻食材的寒性;食用韭菜、羊肉等助阳菜肴时,则配以鸭肉、银耳等滋阴之品,以克制食材的升发之性。
随和处事 淡泊宁心
春分之时,人体肝阳升发,肝气偏旺,易出现情绪波动,而烦躁、恼怒又会扰动肝气,引起阴阳失调。因此,此时人们要调畅情志,保持心态平和、心情愉悦。平时下班以后,可以约三五知己,喝茶聊天,缓解压力;周末休息之时,可以踏青郊游,寄情山水,放松身心;也可在闲暇之余一人独处,聆听音乐、看书练字,以宁神畅志。
春寒护阳 平调顾体
春分之时,天地阳气尚不充沛,人体阳气也尚未健旺,加之春寒时作,气温波动较大,人易受凉伤风,出现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户外运动或外出踏青时,人们需注意防寒保暖,防止风寒侵袭。春寒之时,饮食可加入少量生姜或干姜。
姜味辛、性热,可温中补阳、驱寒止泻。阳虚之人坚持食姜可温煦经脉,助阳生热而暖身,逐步培复元阳之火。常人适时少量食姜也可顾护脾胃,温中强身,预防伤风感冒。但姜毕竟辛辣刺激,直接食用后,人的口腔、胃部常有烧灼感,若配上味甘食材如红枣、蜂蜜,则能甘缓和中,减轻姜的辛辣刺激之性,达到辛甘平调的效果。
链接
养肝护肝试试这些小动作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 白霄
春季,肝当令,正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护肝小动作。
1.撑臂呼吸。两腿开立,与肩同宽,自然呼吸,两手十指交叉置于脐下。吸气时,双手抬至胸前;呼气时,翻掌向上托举至头顶极限处;保持两个呼吸后十指分开,两臂从两侧缓慢落下至体侧。
2.拍腋下。手掌快速轻拍对侧腋下。
3.擦两胁。将双手分别贴于身体两侧胁部,双手掌在两胁处做左右快速往返的摩擦动作。
4.敲胆经。站姿坐姿均可,双手握空拳,从髋部沿裤线(即大腿外侧胆经循行位置)快速密集轻叩至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