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被误诊的间质性膀胱炎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业务工作> 健康科普

常被误诊的间质性膀胱炎

时间: 2021-11-29 10:48

文/重庆市人民医院 张勤

重庆市渝北区的王婆婆(化名),多年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被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去年以来她的病情越来越重,一天最多的时候要解30多次小便,夜里要起来近10次(经常出现几分钟就要跑一次卫生间,但却只有一点尿),尿频、尿急还伴随着剧烈疼痛。她去过很多医院,先后被诊断为泌尿道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出口梗阻等。针对相关疾病进行系统性治疗后,王婆婆的症状不见减轻,反而日趋加重。

多方求治无果后,今年9月下旬,她和家人来到我院泌尿外科找到了肖啸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及查阅前期所有的检查资料,肖医生发现她每次小便前,下腹部疼痛非常明显,伴随强烈的紧迫感和痉挛,小便量少,还有部分尿液无法完全排出。众多的证据指向一个疾病——间质性膀胱炎。

肖医生在同王婆婆及其家人沟通后,为她实施了膀胱水扩张术﹢膀胱电切活检术,术中见到膀胱颈挛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尿不尽的症状。通过扩张,膀胱容量可以达到500毫升以上,活检结果也排除了膀胱肿瘤。

术后,王婆婆下腹部疼痛基本消失,尿频、尿急的症状也缓解不少。后续,王婆婆要每周做一次膀胱灌注治疗,还需做8~12次。经过前5次的膀胱灌注治疗后,王婆婆恢复得越来越好,排尿次数和尿量接近正常人水平。

在5年的就医过程中,王婆婆从没有听说过“间质性膀胱炎”这个诊断。而类似的患者不止王婆婆一个。在肖医生接诊的病例中,大部分患者至少有3年的辗转就医史,经过漫长的就医过程后方才得到明确诊断。

肖医生表示,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经抗感染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应及时寻求尿控亚专业医生的帮助。由于该疾病的特殊性,很少有非尿控亚专业的泌尿外科医生能全面准确地分析出患者的病情。医生常常将该病误诊为泌尿道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虽然在疾病初始阶段,部分对症治疗可以短暂缓解症状,但是随着疾病进展,常规抗生素以及抑制膀胱过度活动的药物效果会越来越弱。

肖医生还强调,间质性膀胱炎是膀胱壁的一种慢性伴有疼痛的炎症病变,它的病因尚不清楚。与普通膀胱炎不同,间质性膀胱炎并非由细菌感染所致,也并非由身心失调或压力所致。由于该疾病难以诊断,患者会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因此,不应低估间质性膀胱炎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它会使人变得衰弱并导致患者出现无助感和绝望感。

间质性膀胱炎可以累及任何年龄、种族和性别,常见于女性。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为疼痛、尿频、尿急。膀胱水扩张﹢膀胱电切活检术是间质性膀胱炎相当重要的鉴别诊断方法。尽管膀胱水扩张﹢膀胱电切活检术有一定的短时治疗效果,但其不是治疗手段,需要根据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的情况来预测后续灌注治疗的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