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南省人民医院超声科 伍卓乐
最新研究表明,中国有1/3的成年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这一现象正向年轻化的趋势发展。颈动脉超声是最常用的评估颈动脉斑块的方法,也逐渐成为体检常规项目之一。
实际上,人从出生开始,血管就像管道一样开始长“垃圾”,在多种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影响下管壁增厚,时间久了,形成斑块,导致血管逐渐狭窄或闭塞,引起脑缺血。而且,有些斑块在一定条件下容易破损脱落造成急性脑梗死。
不少人将斑块简单粗暴地理解为:软斑和硬斑,软的不好,硬的好。软斑容易脱落引发脑梗死,硬斑则不会。但这种认知并不全面。所谓软斑和硬斑,实际上是指斑块的稳定性。稳定性是判定斑块危险等级的重要指标,而软硬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并非是唯一标准,还要根据斑块的结构特征及患者自身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控制状态来综合分析。
不稳定斑块是易损斑块,是人体内一枚“不定时炸弹”,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酗酒、寒冷等足以引爆炸弹的条件下,它就可能随时爆炸破裂形成血栓,引起急性脑梗死,危及患者生命。
那么,颈动脉超声是如何识别不稳定斑块的呢?从形态上看,表面不光滑,形态不规则的斑块不稳定。从内部回声听,低回声及低-无回声斑块不稳定。斑块位置位于血管分支部位的斑块较其他部位不稳定。
发现了颈动脉斑块后该怎么办呢?颈动脉有斑块不一定就会发生脑卒中,不必成天提心吊胆,辗转多家医院复查。但也不可高枕无忧,疏于防范。
那么,发现颈动脉斑块了需要怎么做呢?这就要看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如何了。颈动脉狭窄程度<50%,可1年至2年查一次超声;狭窄程度50%~69%,6个月至1年查一次超声,同时积极治疗危险因素(降压、降脂、调糖等);狭窄程度>70%,3个月至6个月查一次超声,若伴有脑供血不足者,应外科手术或支架置入治疗;已患有脑卒中+狭窄程度<70%,可6个月至1年查一次超声;对于狭窄程度70%~99%,特别是临床出现脑缺血症状者,要尽快进行外科手术或者支架置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