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骨科 白伦浩 魏迎亮
一直以来,网络上都流传着“跑步百利,唯伤膝盖”的说法。有的人认为,长期跑步会引发关节炎,因而对跑步心存芥蒂。那么,跑步真的会得关节炎吗?正确跑步的方法是什么?
经常跑步会伤关节吗
我们先看看医学权威期刊美国《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的数据,竞技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3.3%,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2%,而健身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仅为3.5%。过量和高强度的跑步可能会引发关节问题,但对于普通健身跑步的人来说,跑步是有利于关节健康的。但是,每个人膝关节的骨骼强度、肌肉力量、体重、下肢力线、髌骨高度等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对运动强度的耐受能力也不一样。超量、超负荷运动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
没掌握跑步的基本动作,就迫切开跑;热身不充分,就盲目加快跑步速度、延长跑步时间;既往运动有过受伤史,自己却不加注意进行高负荷运动;身体不匀称,过于纤细和肥胖的人都比较容易在跑步时受伤。
所以,提醒那些追求速度、追求成绩,甚至为了发朋友圈有更好数据而过度运动的朋友,要小心关节受伤!
膝关节损伤有哪些症状
膝盖外侧疼痛:很多跑步、骑行爱好者经常会出现膝关节外侧疼痛的情况,并且痛感时轻时重,腿部完全弯曲或者完全伸直时痛感最强。这种情况,十有八九是跑步所导致的髂胫束摩擦综合征。
膝盖前方疼痛:主要原因在于髌骨周围肌群薄弱,导致髌骨过度移位,导致髌骨关节压力增大、劳损,也成为髌骨股骨疼痛症候群或者髌骨软化症。
半月板损伤:受伤之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绞锁症状,比如不能完全蹲下,完全屈曲,或者屈曲膝关节时会在某一点有明显被卡住的感觉。
韧带损伤:跑步时,膝盖外侧受到强烈冲击,或者膝盖向下强烈地屈曲或是摔倒,急转急停扭伤膝关节,常见于内侧副韧带和前十字韧带损伤。
如何预防跑步带来的损伤
强化下肢力量锻炼 力量训练与运动负荷同样重要。肌肉是膝关节最好的保护。股四头肌是人类大腿最重要的肌肉群。一切骨骼的发力也是通过肌肉来完成的,肌肉好了,跑起来才轻松。
纠正跑姿 正确的跑步姿势应为上体稍微前倾,头位于躯干正上方,两肩稍提,两肘屈成90度,双手握空拳,落地时前脚掌着地。
跑前热身,跑后拉伸 跑前不热身,肌肉的血氧供应不上、肌肉韧性状态不佳,韧带、肌肉、关节都容易受到损伤。跑后拉伸能有效放松肌肉,减少肌肉僵硬,增加血液微循环,加快代谢废物的排出,减少运动后的肌肉酸痛。
运动适量,遵循20%原则 建议在进行长跑运动前最好对身体关节做个检查。在没有病变的基础上,要循序渐进、适度地参与运动。跑步的时间和量要适度增加,即以每周增加的运动量不超过上一次的20%为原则。每次加量都要适应两周。日常锻炼时,可保持7~8分钟/公里的速度。
跑步设备要专业 跑步一定要穿专业跑鞋。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能够减轻脚着地时的振动,减少对脚、膝盖的损伤。根据自己的脚型选择合适的跑鞋。每6~9个月或每500公里更换一次跑鞋。在草地或塑胶跑道上跑步为佳,避免山地等坑洼路面。
合理饮食,控制体重 对于过度肥胖的人,在成功减肥前不建议跑步,建议选择游泳、骑车等对膝关节损耗较小的运动。
慎重对待伤病 跑步后,如果身体几个部位或者膝关节的疼痛在3天内不消失,甚至越来越重,那就应该休息了。如果1周后仍然不见好转,请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力量不足、跑量过大、速度过快、体重过大都有可能导致膝关节受损。对此,跑步前,要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做一个符合自身情况的锻炼计划;跑步时,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超负荷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