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跑出健康和快乐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业务工作> 健康科普

如何跑出健康和快乐

时间: 2021-04-19 14:59

文/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赵斌

4月是爱国卫生月,今年的主题包括:光盘行动、健康乐跑、绿色出行和垃圾分类。内容虽然涉及环境、理念和个人身体等方方面面,但宗旨只关乎一个话题——人类的健康。

我是一名医生,不可不关注健康;我也是一位跑步爱好者,对跑步与健康的关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今天,我带着双重身份,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聊一聊健康乐跑。

什么是健康乐跑

跑步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急速跑、慢跑、长跑、短跑、山路上跑、平地上跑等。

从本质上讲,跑步是人的天性。在远古时期,没有农业,物质也不丰富,为了生存,人类需要以打猎为生。当与动物周旋的时候,如果人不会跑步或不能跑步,要不就是一无所获,要不就是反被动物攻击。所以,跑步就是为了人的生存和防护而衍生出来的。间接作用是,跑步也强健了人类的体魄,锻炼了心肺功能。在农业和畜牧业兴盛后,人不再愁吃了,对跑步的需求则开始下降。

进入现今高科技主导的社会后,人们只需动手就可以解决各种生活需求,跑步更加被边缘化了。所以今天能坚持跑步的人,反而成了另类人群,或被人羡慕,或不被人理解。

从进化的角度讲,人体器官用进废退,医学术语称其为废用性萎缩。就是说,正常的身体组织长期不用会发生病理上的改变。跑步人人都会,对身体的心肺功能、四肢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均有帮助。如果长久不跑,人的心肺功能就适应不了跑步时突然增加的耗氧量,表现为呼吸频率、心率加快;四肢肌肉组织也会有乳酸堆积,产生酸痛感。无疑,这些跑步的苦,都导致了人们更加畏惧跑步,忘记了跑步是人类曾有过的一种本能。

在我看来,什么是健康乐跑?首先是人们要想通跑步没有门槛,每个人都会跑步,也需要跑步,跑步关乎身体健康。其次,既然跑步是本能,本能就是一种习惯,就像每天三顿饭一顿也不能少一样,要持之以恒。再次,跑步是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要跑,就像我们的祖先那样,选择户外跑,迎着和风细雨,闻着鸟语花香,做到人与自然融合。最后,跑步也要听从身体的感受,选择适合个体的跑步速度和跑步距离。当我们有一天能与别人乐此不疲地分享跑步的感受时,说明已经进入健康乐跑的境界了。

健康乐跑的好处有哪些

我是从2006年开始跑步的。刚开始的我,一口气跑不下来400米,慢慢地能跑到4000米,围着体育场不停歇地跑上10圈。坚持跑步10年后,原来的脂肪肝没了,血脂恢复正常,曾经的肚腩消失了,气色也变好,基本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到了2016年,跑步锻炼身体已经不是唯一目标了。自信、愉悦、挑战自我、与大自然交往成了我跑步的动力。跑步的长度也一路“爬坡”,5公里、10公里、半马、全马。2020年,在我60岁时,每个月要跑20多天,跑量达到250公里。

以前总觉得,人老先老腿。我坚持跑步10多年,并没有这种感觉,而且越跑越带劲。

记得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谈些什么?》一书中写道:不论到了多大年龄,只要人活着,对自己就会有新的发现。只要身体允许,纵然已是老态龙钟,纵然周围的人频频忠告,“村上君,不要再跑了,已经上年纪了”,我还是会不以为意地继续跑步。此时,村上君所表达的,也正是我心境的反映。

跑步是意志力的磨炼,苦与乐的转换,精神品格的再造,身体与自然的统一,快乐生活的良药。如果没有这十几年的跑步经历,即使是医生,我也不敢把跑步描述得如此美好。

健康乐跑需要注意什么

由于每次跑步距离都会超过10公里,所以我会在开跑之前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是否过度疲劳,是否身体有不适感。如果有,可以先跑几分钟,如疲劳感没有加重,不适感消失,可以继续跑。反之,就放弃跑步。

为了避免肌肉、韧带损伤,即使跑步速度不快,也要在跑前、跑后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跑步姿势因人而异,即使跑步姿态不好看,也没必要非纠正不可。总是纠结于跑步的姿势,会影响跑步。这么多年,我也没有因为跑步姿势造成任何肌肉和韧带的损伤。

相比于跑步注意事项,一双适合自己的跑鞋更重要。这些年,我的脚趾甲脱落过几次,都与鞋和脚不匹配有一定关系。根据不同的场地,如塑胶跑道、马路、山路,要选择适合的跑鞋。我的经验是,一分钱一分货,不要在买鞋上“克扣”资金。

健康乐跑是一项随心所欲的运动,随心才能乐,运动才能健康。跑步使健康获益是大概率事件,在长期的跑步中体验到内心的愉悦,享受到放飞自我的快感,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当然跑步的快乐是一定要跑起来,并建立在坚持、自律、付出、肯吃苦的基础上,除此之外,还要听从内心的召唤,关注身体的感受。如果不以这些为前提,再讲过多的大道理,都是纸上谈兵。

正如村上春树所言,跑步是我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支柱,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

当自己不再一时冲动,也不再完全被情绪左右时,才真正实现了自我情绪的有效管理。尤其是面对咄咄逼人的态度时,更要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只有控制住冲动的情绪,我们大脑中的理智才会冷静运行,确保做事周全缜密。

管理好情绪才能管理好人生

以下几点经验和做法有助于管理自己的情绪,不妨借鉴一下——

心理暗示法 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即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自我安慰法 这种安慰能帮助人们面对挫折,消除焦虑,保持情绪的安宁和稳定,避免精神崩溃,可以达到自我激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目的。例如当自己因暴怒做错一件事时,不要长久沉浸在沮丧中,而要宽慰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这次的失败中汲取经验,就可以在今后的岁月中不再重蹈覆辙。

适度宣泄法 情绪需要出口及表达。自我表达、心灵自语,能够使自己的劣性情绪逐渐得到释放和缓解;向他人表达,跟家人及朋友倾诉,宣泄自己的坏情绪;向环境表达,通过打球、跑步、瑜伽、冥想等形式,放松心情。值得注意的是,宣泄的同时要增强自制力,不能随意发泄不满或不愉快的情绪。

保持充足睡眠 当睡眠不足时,紧张、焦躁、不安等情绪就会如影随形。

及时求助 当无法正确接纳和抚慰自己的情绪时,就要及时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接受心理疏导。心理专家会帮助求助者找出不合理信念之所在,即一些绝对化、极端化的错误认知,指点迷津,加以修正。

学会喊“停” 努力识别自己情绪即将失控的信号,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声调变高、说话语无伦次、大力挥舞拳头……此时要拼命说服自己,迅速离开让自己愤怒的环境,命令自己“停下”,并冷静5分钟,同时做10次以上深长呼吸,或者冲个冷水澡,让自己慢慢安静下来。

人的一生中,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既然我们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情绪,就要学会管理情绪、疏浚情绪。当坏情绪即将爆发时,适时给自己冷静的时间。这个时候,你才是情绪的主人,继而才能“喜怒有常,悲喜有度”。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管理好你的人生。(衣晓峰 李盼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