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主任 蔡军
我国是高血压大国,目前的高血压患者已超过3亿。冬季,高血压患者病情容易出现波动。忽高忽低的血压不仅让人感觉头晕、乏力,还会对健康造成多种不利影响。想要管理好血压,还真得需要点智慧。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助理、高血压中心主任蔡军近日做客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指导、健康报社和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平台主办的“健康大咖谈”直播活动,围绕公众关心的高血压防治问题进行了权威解答。
高血压危害不容小觑
人体中,日常需要保证供血的大脑、肝脏、肾脏等脏器,都需要一定的血压来灌注血液。人体正常的血压是≤120/80mmHg。遗传因素、肥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都有可能引发血压异常。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只有一次诊室血压高,不能诊断高血压。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天~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高血压是可以造成全身多个脏器损害的疾病,它通过两种形式损坏身体健康。第一种是慢性危害,血管壁长期承受着高于正常值的压力会引起心脏的负荷增加,致使心肌肥厚、心室扩张,引起心血管发生病变,另外还可能导致肾脏纤维化、眼底病变等。第二种是急性危害,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出血。
降压不能一味“图快”
10%~20%的高血压患者通过规范治疗,是可以根治高血压的。但绝大多数的患者,必须终身服药。
对于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进行一次全面的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医生需要判断,患者的疾病是否由甲亢、主动脉缩窄、肾动脉狭窄、肾上腺瘤、脑垂体病变等引起。如果这些病因都被排除了,说明是属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长期的药物治疗。
大部分患者都希望用药后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不一定。比如一名患者的高压一直都保持在160~170mmHg,这说明他的血压水平一直都处于一种较高的水平,如果快速降压,会影响患者的脑供血,导致出现头晕、乏力等现象。
在降压治疗中,需要给机体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一周、两周,甚至是一个月,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考量。但医生要把握一个整体的要求,即在一个月内能把血压慢慢地调整到140/90mmHg,实现血压水平达标。
一些高血压患者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血压一高就吃药,血压一降下来就停药。患者应该认识到,目前这几天的血压正常了,并不是因为高血压被治愈了,而是表示原来服用的降压药在体内还有蓄积,它还在发挥作用。如果血压控制不平稳,对于血管的损害非常大。
药物的服用剂量可以根据一段时间的血压水平进行微调,但绝不可以擅自停药。
管好血压并不难
饮食控制对于高血压患者非常重要。其中第一点就是要限盐。盐和高血压的关系非常密切。众所周知,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如摄取钠过多可造成体内水钠潴留,血管内压力升高,阻力增大,使心脏负荷加重,久而久之造成心脏肥大、心衰、肾功能异常等难以治愈的疾病。由此可见,限盐绝对有益于高血压患者。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肉可以吃,但要适可而止地吃,可以选择优质蛋白质,比如牛羊肉,少吃猪肉。同时,高血压患者还要多吃绿色蔬菜、水果、海产品等,少吃或不吃腌菜、酱菜、熏肉。同时要戒烟戒酒。
适量运动的前提是要保证安全。如果患者的高压≥150mmHg,就不建议运动。血压水平稳定并达标的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一些运动。
研究发现,挥拍运动、中速跑步有利于降低血压,比如打羽毛球、打网球等。另外,太极拳、瑜伽等运动也适合高血压患者。
对于选择血压计,使用多年的水银柱式血压计应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袖带式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有腕式电子血压计、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一般来讲,腕式电子血压计测量结果不太准,鼓励用上臂式的电子血压计。
在家测量血压需要注意频次,一般一周测量1次~2次,每次测量时连续测量两次,取第二次的数值为准。测量的时间可以选在早晨洗漱之后、进食早餐前的时间段,或选择睡觉前的时间段。(本报记者马佳根据直播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