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殊时期如何舒缓孩子情绪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业务工作> 健康科普

特殊时期如何舒缓孩子情绪

时间: 2020-03-09 09:13

/北京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 闫瑞颖

 

疫情期间,孩子和大人要做好防护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心理健康问题。面对此次疫情,家长为什么要保持情绪稳定?家长该如何给孩子紧张的情绪“松绑”呢?希望本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家长要调整好心态

首先,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家长需要对于疫情的信息进行整合,科学客观地了解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它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它的已知传播途径有哪些,以及它的危害,如何进行科学防护等。只有家长对疫情有了更为客观的了解和理解之后,自身才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心理,才能有效疏导孩子的情绪。

第二,家长要学会排解不良情绪。疫情当前,我们不但是家长,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有焦虑、紧张情绪是正常的。在能接受自己有这样情绪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一步缓解紧张的情绪。当意识到自己有紧张、焦虑情绪时,需要进行自我调节,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和家人倾诉;可以自己听些舒缓的音乐;可以一个人安静一会儿;可以做运动……

第三,家里要保持干净清洁。当疫情来临的这段时间里,家长往往对于孩子的看护更加关注:“不要碰那个,多脏!”“不要把手放嘴巴上!”“不要揉眼睛!”“快点去洗手!勤洗手!”……孩子这段时间几乎都宅在家里,不怎么出门,但往往在家里的限制也多了起来。因此,建议家长不如把家里认为有卫生隐患的地方做一次彻底的清洁,从而降低自身焦虑,也让宅在家里的孩子更舒适一点。

引导孩子动脑加动手

家长的情绪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当家长有个相对平稳的心态时,孩子的紧张情绪会得缓解。接下来,再谈谈疫情期间,家长如何陪孩子平稳度过。

第一,让孩子客观了解此次疫情。孩子也需要对这次的疫情有科学客观的了解,而不是家长附加了过多自己的想法。有的家长只告诉孩子这是一个特别可怕的病,得了会死的。那么孩子一定会处于极度焦虑恐慌状态,甚至出现躯体症状。又或者家长只是轻描淡写说没什么,那么孩子就会不注意自己的防护,从而引起家长的焦虑,甚至因此惩罚责骂孩子,使得孩子不知所措。

第二,做好防护。可以根据家里的情况和孩子探讨如何进行防护,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做一做防护工具(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做一些防护小游戏)。通过探讨哪些防护措施可行,哪些不可行。可以陪孩子在家做小实验,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了解和掌握一些防护知识,降低孩子的焦虑、紧张情绪;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的思维开发、动手能力,增进与家长的感情。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如果孩子有必须出门的情况时,他已经有深刻的自我防护意识、并且熟练掌握了防护措施,可以更好地保障生命健康。

第三,安排好学习和生活。最近,即将进入开学季,家长要给孩子合理安排好学习、生活的时间。建议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让孩子有发言权,最后形成大家都相对满意的方案。可以把形成的方案写在纸上,双方签字生效。并且贴在家里的墙上。有一个详细的协议去约束,对于孩子更容易执行。

第四,询问孩子对这次疫情还有哪些疑问。如果有,家长要认真回答,自己也不知道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查询资料,寻找答案。在孩子的思维里,会有家长没有关注到的角落,也许那些正是让孩子心生焦虑的点,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关于疫情的各种疑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