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友能居家自己调胰岛素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业务工作> 健康科普

糖友能居家自己调胰岛素吗

时间: 2020-03-05 10:15

文/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风湿免疫科主任 杜瑞琴


当前疫情形势下,糖尿病患者作为危险的易感人群,尤其不宜外出。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居家管理血糖?患者能不能自己在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呢?

糖尿病患者要管理好自己的血糖,首先要坚持科学合理的饮食,同时要注意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主食定量,粗杂粮占三分之一以上;每天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保持适量水果摄入;清淡饮食,足量饮水,不饮酒;保持健康体重;规律作息,定时定量进餐。

很多时候,糖尿病患者会涉及胰岛素剂量调节问题,由于胰岛素的种类、规格、胰岛素治疗方案对于每个患者个体都不一样,血糖控制目标也有差异,因此这是一个专业的问题。如果患者擅自调整胰岛素剂量,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低血糖,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因此一般不建议患者自行在家调整胰岛素。

不过,非常时期也可以非常对待。疫情当前,为了减少前往医院就诊的感染风险,一些情况下,患者是可以在家进行胰岛素调整的。首先,患者应根据血糖情况来进行胰岛素剂量的调整,患者应当监测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在内的多点血糖以及任意时间的随机血糖。患者必须有自己的血糖仪,用来了解全天的血糖变化情况。了解多个时间点的血糖,是调整胰岛素剂量的重要参考依据。

总体来说,对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要求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10mmol/L就可以;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有心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为安全起见,应适当放宽要求,只要空腹血糖不超过8.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2mmol/L就可以了。但对于年轻、病程短、并发症少的糖尿病患者要更加严格控制,要求空腹血糖控制在6.0mmol/L左右,餐后血糖<7.8mmol/L。

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需要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时,患者要间隔3~5天测1次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待血糖控制达标以后,可改为每1~2周监测1次空腹和餐后血糖。因此,患者要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标,这个目标因人而异,在此基础上调整胰岛素用量,直至达标。

那么糖尿病患者出现哪些情况,应该去医院就诊呢?建议有如下情况,应考虑就诊:1.血糖过高(随机测血糖>16.7mmol/L),或反复出现低血糖(血糖<3.9mmol/L)。2.出现酮症“信号”,包括明显乏力、口渴、多饮、多尿、食欲差、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有烂苹果味道,以及烦躁、嗜睡等精神变化。3.合并感染,包括皮肤或足部感染、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泌尿系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4.急性心脑血管并发症,表现可能是心慌、胸闷、胸痛,或口角歪斜、流涎、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意识不清等。

患者在选择就医前,也可以通过线上咨询医生,请医生提供相关专业的判断后,再决定是否就医。(樊洁婷 莫鹏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