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按照“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的原则,以县镇村三级同步推进革新路径,打破传统“县级先行、逐级下沉”的建设模式,构建起高效协同的胸痛救治网络。全县12家镇级胸痛救治单元全部通过国家认证,68所村卫生室配备心电图机等设备,形成“县中心—镇单元—村网点”三级体系,为基层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以筑网为基础提升发展新效能
乡镇卫生院作为距离群众最近的专业医疗资源,随时面临接诊急性胸痛患者的情况,但缺少设备、人员和技术,无法有效发挥胸痛中心的“哨所”作用。2024年,县医共体总院(县人民医院)纵深推进胸痛中心建设,提升县域救治水平,解决这个突出矛盾。白河县采取三级同步推进策略,由县卫健局统筹规划,县人民医院牵头实施,将胸痛救治体系建设纳入医共体改革重点任务。在县级层面,强化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核心枢纽作用,提升其技术指导、远程会诊和质控管理能力;在镇级层面,依托医共体资源,推动12家镇卫生院全面达标,实现设备配置、流程再造和人员培训“三到位”;在村级层面,建设胸痛救治网点,为村卫生室配备心电图机,培训村医胸痛健康教育、高危胸痛早期识别,规范转诊,后期规范管理等知识。
以质量为主线引领发展新趋势
借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县域医疗协作服务平台,白河县医共体总院建立了严密的帮扶制度和质控体系,提升救治质量。总院专家团队每季度下沉督导,累计优化流程47项,整改问题68个,使镇级胸痛救治单元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通过“县带镇、镇带村”的协作共享模式,大部分低危胸痛患者留在镇卫生院治疗;高危胸痛患者,尤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县镇联动,迅速转诊县胸痛中心,通过绿色就诊通道,直达导管介入室,做到院前院内无缝衔接,为抢救赢得黄金时间,提高救治质量,降低死亡率。同时,规范全县胸痛病例数据上报,实现救治全流程可追溯、可分析,为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撑。
以提升为重点打造发展新引擎
2024年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心血管健康大会上,白河县医共体总院带领5家分院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并获中国胸痛中心总部胸痛救治单元授牌,至此,标志着白河县所有胸痛救治单元全部通过国家级认证,实现了县域胸痛救治体系建设的重大提升和新突破。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和全民参与,白河县打通了胸痛救治“最后一公里”,县域胸痛救治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