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优质、便捷、价廉”的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构建“优质、便捷、价廉”的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时间: 2021-12-16 10:10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步之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充分发挥定点帮扶作用,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作为子洲县卫生健康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主要做法

(一)全力推进医改,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在中央和省、市卫健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充分发挥国家卫生健康委定点帮扶作用,指导子洲县制定出台了《深化县域综合医改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的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分别牵头的两支医共体正式挂牌成立。按照深化县域医改有关纲领性文件,建立定期督办、部门协商等工作机制和相关措施,并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制定了以人事和绩效改革为核心的医改政策文件,今年又牵头组织并印发了《县域医共体绩效考核评价指标(2021年)》《医共体人员请销假管理办法及借调人员管理办法》以及医共体绩效考核指标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医改工作,提升工作水平,让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提高,让群众在改革中得到实惠。

(二)围绕帮扶重点,扎实提升县域综合医院能力。

充分利用中央定点、苏陕对口帮扶契机,持续推动提升县域综合医疗服务能力。一是建立专科联盟,打造县级医院重点专科。两所县级医院医共体在交大一附院、交大二附院、省人民医院、省中医医院、交大口腔医院的帮扶下,采用“组团式”蹲点帮扶模式,对口帮扶医院选派专家通过积极投入临床一线服务,手把手“传帮带”,规范指导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医疗救治。对于低年资住院医生,利用查房带教进行交流,言传身教并严格要求,通过典型病例的分析,帮助快速提高业务水平。二是建立双向转诊、远程会诊通道。建立转诊绿色通道,预留一定数量的门诊号和住院床位或对我院上转病人加号和加床。子洲县域内病人在上述医院就诊的常见病和功能恢复期患者可转回到县级医院继续后续治疗。三是全面加强人才培养,为子洲县培养一批“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对口帮扶医院为子洲县医务人员提供进修学习机会,参与查房、手术、疑难病例讨论、学术交流等,不断提高本地医护人员服务能力。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医共体内智慧医疗体系。

协调引进钉钉医疗数字化服务,打造医共体数字化医疗平台,实行医共体行政业务办公线上运行,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口帮扶线上远程直播业务培训,方便临床一线员工学习。积极引进外部资源,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抓手,以新型一体化医共体健康云体系为支撑,通过建设开放共享的医共体支撑平台、基层云HIS、慢病医防融合系统、医共体运营监管系统等,打破传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模式,解决医疗卫生健康领域“信息烟囱”和“信息孤岛”问题,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子洲县医共体建设“弯道超车”。该项目正在实施阶段,预计12月底建成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将有效解决医共体内部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运营管理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问题。

二、工作成效

1.综合医改见成效。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综合医改工作初显成效。县医院医共体总院通过在老君殿分院挂牌成立子洲县南川急救中心,并配置救护车一辆,到目前为止已接诊急危重症患者126人次,指导开展手术18台次。县医院医共体总院已全面接管苗家坪、水地湾两所乡镇卫生院,选派业务骨干下沉分院坐诊。同时,成立巡回医疗队对其他乡镇卫生院开展传帮带工作,鼓励分院医务人员到总院深造学习,提高分院医疗服务能力。半年来,水地湾卫生院门诊人次由每月的30余人增长至500余人次,住院病人由每月1-2位增长至每月20余位。

两所医共体试点推行绩效改革,真实体现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价值,试运行几个多月来,取得初步成效,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群众看病负担明显减轻。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在马蹄沟分院建设数字化拍片云报告系统,实现分院拍片,总院诊断。在老君殿、马蹄沟、电市三家分院建立远程心电诊断平台。实施近半年来,已开展远程影像诊断50余人次,远程心电诊断60余人次,极大地方便群众就医,提高了分院诊疗水平。

2.对口帮扶强能力。今年帮扶专家到位18人,开展培训和讲课指导40余次,门诊治疗1300余人次。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帮扶专家累计参与手术408例,开展示教手术199例,帮助开展腹腔镜手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标准化手术、6S管理等新业务、新技术100余例,其中38例手术属于全县首例,9例手术属于全市首例。专家的进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县级公立医院的信任度、满意度和获得感,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我们通过手把手带教、本地医护人员到对口帮扶医院跟岗培训等多举措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