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 下好村医队伍建设“一盘棋”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 下好村医队伍建设“一盘棋”

时间: 2018-03-19 15:29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群众对卫生医疗和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农村卫生室由于长期受体制机制影响,乡村医生有效监管难、待遇保障难、工作落实难的“三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乡村医生年龄结构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群众对卫生工作满意度长年徘徊不前。2016年以来,汉阴县立足县情实际,抓住村级卫生“三难问题”这个牛鼻子,以稳定村医队伍、提高村医待遇、健全考核机制为重点,针对“小村没事干、大村干不好、发展不均衡”的村卫生室工作现状,创新建立了“五三二”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三难”问题,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首诊在基层”的就医新格局。

一、细审查,严把竞聘上岗关。为增强村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打破村医“世袭制”、监管难问题,该县对所有村医实行一年一聘。一是科学设置竞聘程序。为保证镇村卫生范围一体化竞聘工作公开公正,各镇卫生院制定了村医竞聘上岗流程,成立了村医竞聘工作领导小组,对参与竞聘的村医实行“双百考核、综合评价”的竞聘程序。“双百考核”即:平时工作表现考核100分,现场竞聘演讲考评100分,总分200分。对综合得分170分以上的,实行现场聘用,140分至169分的实行待聘,140分以下的不予聘用。二是充分调动镇政府、村委会的积极性。县卫计局将镇村一体化建设工作作为镇村两级卫生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以镇政府为主导,村委会为具体责任人,采取以奖代补、考核加分等方式调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工作积极性。三是严把村医执业资质关、年龄关。由各镇卫生院组成竞聘工作评分组,对参与竞聘的村卫生室硬件设置设备进行实地查看,严格审查核村医专业技术资质,对年满60周岁、异地执业、超范围行医和未实完成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的不得入围乡村医生竞聘。四是严把群众服务满意度关。对思想品质差,医德医风低劣、服务态度差、乱收费、与患者发生严重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者的取消竞聘资格。截止目前,全县已开展两轮村医竞聘,其中:2017年度共聘用146人,待聘10人,解聘9人。通过清理一批,聘用一批,优化了村医人员队伍结构,净化了村医行业风气,实现了“一降两升”(即:降低了村医平均年龄,提升了村医专业素质和综合服务质量)。

二、强保障,调动村医积极性。工资待遇始终是村医关注的焦点问题,往年由于待遇太低,很多医生宁愿外出打工。汉阴县实行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后,由各基层卫生院与村医建立聘用合同关系,实行工资发放制、绩效考核制和养老保险制,所需资金为村卫生室补助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一部分,以镇为单位足额预算统筹发放。这项改革彻底改变了广大村医“赤脚医生”的身份,使他们不再为衣食担忧,能轻装上阵干好本职工作,广大村医的工资收入较往年提升了50%以上,个别村医的月工资收入甚至翻了一番。在解决好村医工资待遇的同时,汉阴县坚持人性化管理,制定出台了《汉阴县乡村医生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补助制度》,每年投入30余万元,对竞聘上岗村医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障的,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有效解决了村医退出后的养老问题,大大提高了村医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在村医年度绩效考核工作中,向地处偏远、条件差、工作半径大的村倾斜,既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又让自然地理条件差的村的村医收入有了保障。

三、严考核,夯实精细化管理。公共卫生服务也是村医的一项重要职责。按照细化工作项目、注重细节管理、严格考核标准的要求,汉阴县对公共卫生服务实行精细化管理,细化镇村两级工作职责,建立了村医明白卡,制定了工作量清单,将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的40%逐项下沉到村,将村医补助资金100%与公卫经费的55%实行预算管理,制定了岗位待遇与绩效待遇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与卫生院各科室同步进行月度考核发放。各镇卫生院成立考核小组,加大考核力度,把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纳入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使公共卫生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四、抓培训,提升村医服务能力。县卫计局结合“十百千万”培训工程狠抓基层卫计队伍业务培训,县、镇两级每年组织举办各类村医业务培训80余场次,并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综合业务大练兵活动,及时为基层卫生医疗人才队伍“充电加油”,更新知识技能。针对村医队伍学历低、学习机会少问题,县卫计局与西安市新玛互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实施“医线通”网络教学培训试点项目,建立以手机移动端(APP)为主、电脑PC端为辅的载体平台,开展村医远程教育培训。截止目前,该县共开展“医线通”现场培训14场次,有152名村医、279名镇卫生院职工登录平台开展自学互动,有效解决了镇村医务人员的工学矛盾,对培训全科医生,提升村医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通过以上措施,汉阴县彻底解决了村医“三难”问题,村医队伍实现了年轻化、专业化。据统计,实行镇村一体化工作改革后,全县村医年平均工资由改革前的2.8万元增长到3.65万元,村医平均年龄由47.5岁下降到41.8岁,有20余名60岁以上的村医得到正常退休,形成了村医头上有压力、养老有保障、工作有干劲的良好发展态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