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镇巴县多措并举筑牢村级卫生服务网底

镇巴县多措并举筑牢村级卫生服务网底

时间: 2018-03-19 15:28

卫生事业事关民生大计,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在服务农村居民健康,当好健康“守门人”,助力健康扶贫,推进“健康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县通过强化五项措施,建立五项机制,提升村级服务能力和培养健康“守门人”,进一步筑牢村级卫生服务网底。

五项措施:强化基础实施建设。投资3254万元,对129个贫困村全部新建集体产权村卫生室,建设标准为100平方米,业务用房“六室分离”,另设值班室、卫生间、厨房的标准化卫生室。对54个非贫困村集体产权卫生室建设纳入三年建设规划,逐步实施到位。强化设施设备配置。投资500万元,统一为村卫生室采购配置急诊抢救推车、紫外线杀菌车、高压灭菌锅、中西药柜、办公桌椅、候诊椅、档案柜、电脑、打印机、电视机等30余类医疗和办公设施设备。强化镇村一体化管理。将村卫生室纳入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实行医疗业务、公共卫生、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的统一、标准、内容和管理,管理期间乡村医生的身份、法律责任主体、财务独立核算三不变。对新招录村医,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实行“镇聘村用”,纳入卫生院聘用人员统一管理。 强化卫计工作融合。实行村卫计专干与村医共同办公,明确各自的职责。落实村卫计专干负责公共卫生项目实施的动员、健康教育、政策宣传等工作,村医负责基本医疗和签约随访服务、慢性病随访、公共卫生信息上报、居民建档、转诊、联系上级专家等业务,形成齐抓共管为农村居民提供健康服务,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的合力。强化信息化推广应用。为每个村卫生室配备“健康一体机”一台,在村卫生室推广应用快检设备、AI医疗辅助系统,通过“互联网+平台”和智能手机终端,将农村居民的大病、常见病、多发病筛查诊断结果及时与上级医生进行在线确诊和建立快速的转诊通道,真正落实“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急病不耽误”的县镇村分级诊疗体系。

五项机制:建立定期培训机制。镇卫生院实行对村医生月例会培训制度。县卫计局每年实行对村医全覆盖的培训,培训师资抽到县级骨干专家,并实行县镇遴选、课件制作审核、镇级交叉巡讲等程序进行授课。建立轮岗上班机制。各村医生每月带上自己的工作任务到镇(中心)卫生院上班2-3天,加强了乡村医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也便于卫生院加强对乡村医生进行工作指导,及时发现不足,解决问题,完善规范公共卫生、健康扶贫等资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定向培养机制。为缓解乡村医生人员老化和偏远边远无人原因从事村医生工作,县卫计局出台政策,开展村医定向培养工作,从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毕业生中,录取到指定医学院校相关专业,通过签订服务协议到村卫生室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017年我县定向培养了15名乡村医生。定向培训村医毕业后到村卫生室工作,取得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证的,县卫计局将分3年返还在校的全部学费,上学期间被学校评定为“优秀”的学生每年发放1000元的奖励,寒暑假期间安排到卫生院进行见习,并发放800元生活补助。建立考证激励机制。鼓励在岗乡村医生考取执业(助理)医师和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对考取到执业医师的给予奖励3000元,考取执业助理医师奖励2000元,考取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给予奖励1000元。对取得国家教育部门承认大专及以上后续学历的给予一定补助。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对年度优秀的乡村医生进行全县表彰奖励,并推荐为上级先进评比。各镇卫生院对获得各级表彰的乡村医生在补助调控资金中进行奖励和倾斜。

通过强化五项措施,建立五项机制,农村卫生三级网络的村卫生室网底得到加强,发挥了乡村医生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