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工作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们党向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这个承诺如雷贯耳,飞越万水千山,老百姓扬起一张张喜出望外的笑脸,翘首以盼。习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因此,健康扶贫是全党在新时期的一项政治任务,是我们卫计系统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更是新形势下对我们一线卫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陕西省蒲城县,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部,素有“将相故里”、“酥梨之乡”、“中国报时城”的美誉。目前,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410户47307人,其中因病致贫2117户,患病人口2292人。当前,为从根本上改变群众防病观念、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蒲城县摸索出了一条具有蒲城特色的“健康扶贫”新路子,让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引导群众从“治病”到“防病”质的转变。
健康扶贫,我们在行动!我们推行便民惠民服务,破解“看病难”问题。
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建立了“6个一”服务制度。一是设立“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贫困群众入院时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出院时实行“一站式”结算。二是设立一张扶贫病床。按照5%的比例在县镇两级医院共设立238张扶贫病床,让贫困群众随时能住得上院。三是建立一份健康档案。每年为全县所有贫困群众进行免费体检,以户为单元建立健康档案。四是发放一张爱心联系卡。统一印制《蒲城县健康扶贫爱心联系卡》,发放到每户贫困家庭。五是发放一个爱心药具箱。为每户“因病致贫”家庭配备一个健康扶贫小药箱。六是运用信息平台送问候。利用短信平台为贫困人口开展健康知识、健康扶贫政策“两推送”服务。
健康扶贫,我们在行动!我们推行大病集中救治,破解“病难治”问题。
蒲城县对全县患11种大病的171名患者实行“三专”管理服务。一是专家集中会诊治疗。立足县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建立医联体优势,邀请省级8名专家教授对大病患者进行集中筛查,更新治疗方案。二是专程陪送集中治疗。将集中筛查出的3名患有先心病的儿童统一安排专车和医护人员送至西安高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并康复出院。三是专人跟踪管理治疗。开展“临床医师组团签约服务贫困患者”活动,确定了县医院、县中医院为定点医院,派出79名医生对171名大病患者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做到大病救治一个不漏。
健康扶贫,我们在行动!我们推行慢病签约行动,破解“有病扛”问题。
蒲城县对贫困人员实行三级分类签约服务,一般贫困人员由乡村医生签约管理,长期患慢病的贫困人员由镇卫生院医生+乡村医生签约管理,患大病的贫困人员由县级医院医生+镇卫生院医生+乡村医生签约管理,做到精准施策。将全县1350名医护人员组成275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对2117户2292名因病致贫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讲、入户把脉问诊,提高贫困群众的健康素养。
健康扶贫,我们在行动!我们推行医疗保障政策,破解“看病贵”问题。蒲城县健全完善了“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对贫困人口住院合规费用实际报销比例仍未达到80%的,由陕西省建立的补充医疗保障资金予以补助。同时,蒲城县财政列支1000万元设立非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基金,对县域内非贫困人口患有各类癌症等疾病的患者或者需要常年服药在公立医疗机构门诊购药的患特殊慢性病患者,个人自付合规费用一个自然年度内累计在7万元以上的,减去起付线7万元,按照30%的比例政府予以医疗救助,年度累计救助封顶线10万元。
健康扶贫,我们在行动!我们推行疾病防控行动,破解“多生病”难题。
聚焦源头防病,蒲城县坚持以健康扶贫“两手抓”为切入点,力阻病根变穷根。重点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以创建国家健康教育促进示范县、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为抓手,从疾病防控、分级诊疗双向发力,注重将健康知识作为包联帮扶宣讲重点,把健康习惯养成作为诊治重点课题,切实让贫困群众提升健康素养,防病于未然。坚持以卫生室“达标评级”活动为突破口,织牢基层网底。投资190万元完成了119个贫困村和其他非贫困村的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开展村级卫生室等级评定活动,按照甲、乙两类实行了挂牌管理,实现了一村一标化卫生室的目标。
健康扶贫,我们在行动!我们推行三级帮扶体系,破解“病难医”问题。
一是打造重点专科联盟模式。蒲城县借助医疗联合体平台,县医院新开设了颅脑神经外科、新生儿科、胸痛中心等专科,建立了远程会诊中心和院士工作站,深化人才培育、远程会诊等合作,全方位提高医技水平。二是打造县镇医院协作模式。选派了22名县级医院的临床科室主任挂职兼任对口帮扶卫生院副院长,进行驻点服务,常年坐诊。县120急救中心向乡镇延伸扩展急救网络,在四个镇卫生院设立了急救工作站,缩短了救援距离。三是打造镇村对口帮扶模式。各镇卫生院选派临床医生轮流到受援村卫生室坐诊,并有计划地安排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免费到镇卫生院进修学习,在交流学习中提高诊疗水平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健康扶贫,我们在行动!我们推行执纪亮剑行动,破解政策“肠梗阻”问题。蒲城县从三个方面着手,确保健康扶贫政策落地生根,一是建立协调机制,解决政策难题。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负责健康扶贫工作的推进、组织、实施工作。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健康扶贫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调度会研究、协调健康扶贫工作。二是签订军令状,倒逼责任落实。实行包镇联院制度,卫计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镇、机关干部“一对一”联系卫生院,对健康扶贫重点任务进行督办。县卫计局与37个下属单位签订了军令状,各单位一把手亲自挂帅,全力确保健康扶贫政策落地实施。三是整合监督力量,力促问题整改。为充实监督力量,卫计局监察室与县人口抽样调查队合署办公,对健康扶贫政策执行情况开展亮剑行动,实行严肃问责,实施精准监督。
健康扶贫,我们在行动!君不见,一份份详细科学的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出台;一次次健康扶贫工作专题会议的召开;一项项健康扶贫措施的制定;一幅幅感人肺腑健康扶贫场景的再现;一张张健康扶贫真实照片的回放,一桩桩催人泪下健康扶贫诊疗故事的诉说,一支由135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健康扶贫工作队......等等等等,无不证明着我们全心全意投入健康扶贫事业的信心与决心,无不渗透着我们倾心健康扶贫工作的智慧与汗水,无不彰显着我们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的精神与风采!
健康扶贫工作中,有一件事至今让我难以释怀!去年3月,我和同事李海军被选派到龙池镇东社村,对包联的一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进行走访,动员其治疗。3月的乡村,桃花盛开,落英缤纷,春光无限,扑面而来的是青草的气息和淡淡的花香。刚进村,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所折服,内心窃喜,我终于可以抛下整天繁忙的工作,紧绷的神经可以松懈下来,好好的享受乡村的美景。
当车子驶入马琳家时,我愕然了,破败的院落,窘迫的生活,孩子的父亲骨瘦如柴,母亲落寞的眼神、还有孩子蜡黄的脸庞,让我浑身一颤,我一直觉得贫困这个字眼离我很远很远,没想到距我20多公里的地方竟还有如此落魄的人家。孩子的父亲向我们诉说了孩子的病情,这几年为孩子四处求医,不但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而且债台高筑,每次听到孩子手术所需要的高昂手术费,无奈的父母只能捶胸顿足,一次次的满怀希望,一次次的心痛绝望。他们经历着不但是物质的匮乏,还有精神的摧残与煎熬。我和同事一边安慰着他,一边给他们讲解党的健康扶贫政策,讲解我们县安排的“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的工作部署。孩子的父母听到这,眼里含满了泪花,做为朴实的农民,他们没有丰富的知识,道不出深远的哲理,他们没有华丽的语言,写不出赞美的诗篇,但我清楚的看到,女孩的爸爸伸出粗糙的双手,嘴唇抖动不停的说“谢谢,这下孩子有救了!有救了!”看着眼前的一切,我的内心有说不出的感动。去年7月,我县组织6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西安高新医院进行了集中筛查,对符合手术指证的3名患儿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现已痊愈出院。
很庆幸,孩子接受了手术治疗后,目前身体恢复良好。
健康扶贫,我们在行动!像这样的健康扶贫故事在我县医院干部职工中比比皆是:县医院心内科大夫孙晓云对包联的患先心病儿童亲自陪同检查、手术、治疗,术后指导;县二院张和平副院长先后两次亲自对包联的椿林镇杏林村患15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毕贝贝免费做了髋关节置换,如今下床行走;不少同志与包联户交朋友、结亲戚、作家人,中医院院长赵育鹏更是以身示范,组织号召全院职工为住在危房中的特困户陈耀权募捐,帮助他盖起了新房子,老人为新居张贴了一幅红艳艳的对联,上联是:欣逢盛世政策好帮扶济困农家乐;下联是:恰遇吉时中医人奉献爱心建华堂;横批:安居乐业。
健康扶贫,我们在行动!健康扶贫不仅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更体现在我们每一位同事的内心世界里。面对贫困人口,我们不是伟人,不能丰功伟绩,不是圣者,不能撼天动地,但我们是医生、是护士,是人民的健康卫士!我们可以用我们感恩的心,用自己的一技之长给他们一点点梦想,一丝丝期盼,甚至是生命的整个希望!
健康扶贫,我们在行动!朋友们,让我们把你的、我的、他的、我们所有医务工作者的心连在一起,像山丘、像海啸吹响健康扶贫的总号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坚持信念、不忘初心,积极创建健康扶贫国家级示范县,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