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厕工作是改善农村环境和卫生条件,促进农民身心健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和城乡环境整洁行动中的重要任务。黄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厕工作,始终把农村改厕同生态旅游发展、创建国家卫生乡镇、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打造美丽乡村、作为助推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来抓,全力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指数。
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
为确保全县农村改厕工作高效推进,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乡镇、住建、财政、卫计、城管、旅游、扶贫、文明办、新农办、爱卫办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改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县爱卫办主任兼任,并确定专职人员负责农村改厕统筹协调工作。制定了《黄龙县农村改厕三年规划》,力争在2018年全县消除旱厕,实现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
与此同时,各项目乡镇高度重视,将农村改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并结合实际成立各自改厕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形成工作组织保障机制。
2017年,为贯彻落实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和全市健康扶贫十大行动,黄龙县进一步加强健康扶贫工作,实行项目乡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驻村干部和村三委会干部抓落实的工作目标网络化管理机制,结合在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重点整治了农村三堆六乱,污水乱排等现象,将贫困乡村改厕工作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切入点,切实做到农村改厕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问,改厕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落实。提高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的存量和增量。
二、强化宣传发动,确保思想统一
黄龙县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工作。一是整合农村各项资源,把农村改厕与精准扶贫、危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工程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条幅、微信群、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二是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着力增强群众健康素养。县卫计局、县疾控中心先后在25个贫困村开展了健康扶贫和疾病预防健康知识巡讲活动。深入村组和农户家中,为广大群众讲解传染病预防方法、卫生厕所对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大力宣传农村改厕对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通过实施农村改厕,改变了群众陈旧思想观念。2017年,瓦子街镇瓦子街村精准扶贫户李大爷在向村委会咨询厕所改建的申报程序。“邻居家改厕后,苍蝇、蚊子、厕虫几乎没有了,家里的臭味也没有了,而且现在赶上了好政策,中央财政补助,政府也有配套资金,自己不出钱就能建造双瓮卫生厕所了。”李大爷说,最近全村都在搞美丽乡村和清洁乡村活动,村里变化很大,房屋统一粉刷,巷道统一硬化村道干净了,每天还有保洁员来清运垃圾。通过宣传引导,群众的观念明显变化,改厕户主动抢运砖块、沙子等建筑物料,等待工队施工,未改厕户孩子喜欢上别人家的卫生厕所,群众思想从“要我改”转变成为“我要改”,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营造出农村改厕工作的良好氛围。
强化示范引导,确保整体推进
黄龙县地广人稀,镇村之间距离远,整体推进农村改厕难度较大,各乡镇改厕进度前期并不均衡。为确保农村改厕在规定时限高质量完成,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全面推进改厕工作。一是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机关干部、镇村干部、全体党员群体抓起,带头先改,引领示范,宣传发动亲朋好友进行户厕改造。二是结合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健康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将7个美丽乡村、16个生态村和25个贫困村、59个村卫生室作为改厕重点全部实施,规范建设干净、卫生厕所。按照全县精准扶贫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求,推进过程中,优先照顾精准扶贫户家庭,对符合条件的精准扶贫户、危房改造户率先实施,缺少改厕条件的尽量创造条件实施,充分利用该政策进一步提高群众居住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截至目前,全县已经完成59个村卫生室、25个贫困村 837户贫困户厕所改造,120余户危房改造户、3300余户精准扶贫户的改厕任务。通过示范村和示范户典型引领,使群众真实体会到改厕带来的卫生与方便,促进了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快速推进。三是深度融合生态旅游发展,以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生态旅游示范县、旅游乡村建设等创建为契机,大力开展旅游公厕建设和农村改厕。在2015年实现了城区无旱厕的同时,2016年、2017年在全县重要公路沿路新建高标准旅游公厕23座,双瓮漏斗式公厕 18 座,提升了如厕保障能力,更加方便了群众和游客。截至目前,我县已完成农村改厕水冲式、双翁漏斗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 6300 座,改厕率64.3%。其中2016年实施农村改厕1173座,完成当年1000座改厕任务117.3%;2017年实施农村改厕3000座,完成2000座改厕任务的166.7%。
强化服务指导,确保工程质量
为确保全县改厕规范统一,高质量完成,每年我们定期组织召开全县改厕技术培训会,确保工程实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一是按照“统一设计、统一购料、统一施工、统一验收”原则,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狠抓施工质量,确保改造效果。立足各乡镇实际,在施工定点、材料选择等方面严格要求。二是借助由具有政府采购资质的招标机构代理,采取竞争性谈判、磋商等方式进行改厕招标,确定中标公司,积极协调督促厂家及时配送改厕器具。三是县爱卫办对各乡镇的改厕施工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严格验收程序和标准,对不符合规定、技术要求不达标的不予验收,严格落实整改。同时我们把农村改厕与沼气池建设、改厨、改圈相结合,实现了粪便、秸秆、有机垃圾等农村主要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有效降低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确保百姓最终认可、长期受益。
强化奖惩机制,确保任务落实
县政府、县爱卫会与各乡镇签订了《农村改厕目标责任书》,将改厕工作纳入爱国卫生目标考核和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乡镇在规定时限未能按质按量完成指标任务,取消各类优秀评比,夯实了责任。制定印发了《黄龙县农村改厕奖惩办法》,对工作推进快、成效显著的全县表扬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要求限期整改,全县通报批评和约谈。同时,县改厕工作小组不定期地对改厕进度、建设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督查,严格督导工作落实情况,确保改厕这一“民心工程”能够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使广大群众受益。
厕所虽小,却关系着万千农村群众的健康生活。小厕所连着大民生,通过各方的合力共进,黄龙县农村改厕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改变了卫生陋习,提升了健康水平,改善了整体环境,助推了生态旅游和健康扶贫。“厕所革命”在生态黄龙的热土上改出了乡村一片洁净健康美丽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