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全服务网底 助力健康扶贫

健全服务网底 助力健康扶贫

时间: 2017-12-26 08:45

横山区辖区内有13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361个行政村,其中有110个贫困村,人口10万人左右。今年以来,横山区以脱贫摘帽为目标,扎实完成了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一、加大投入

按照“填平补齐”原则,研究制定了《横山区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实施方案》,为110个贫困村建设规范化村卫生室,中央投资项目44个,其余66个村由区财政投资330万元进行建设。严格按照面积60平方米以上,治疗室、诊断室、药房、观察室四室分开的标准化要求,为村卫生室设计了施工图、效果图。成立了三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督导组,对全区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工作进行了督促指导,与各贫困村签订了责任书,核定建设方案和建设内容,监督建设质量和建设进度,先后四次组织人员下乡入村,进行督促。村卫生室建成后,组织发改、财政、城投公司等单位部门进行达标验收,目前110个贫困村卫生室阵地建设已全部完成。

二、完善设备配置

区财政投资110万元,为110个贫困村卫生室配备了医用设备、办公设施、宣传橱窗、制度牌等价值1万元的设备。 既配备了诊查床、药品柜、高压消毒锅等20多件医疗设备,也配备了村医宣传、办公等必须的设备,并为村卫生室统一制作了10多块制度牌和宣传橱窗。

三、加强村医队伍

按照到龄退休、不胜任辞退的原则,对所有贫困村的村医进行了摸底调查,统计出36个贫困村没有乡村医生。由区政府组织招聘36名医学类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作为村医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已全部上岗到位。今年4月组织了对全区村医的培训工作,确保新上岗的贫困村村医能够合法合规开展业务工作。

四、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乡镇以乡村医生为主组建签约服务团队,开展签约服务工作,为每一个贫困人口建立了健康档案,为每一个贫困人口进行了健康体检,开展了慢性病的签约服务,村医进村入户为贫困人口宣传健康扶贫政策,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组建4支由区人民医院、中医院、红会医院、百信医院牵头,疾控中心、妇保院、监督所、卫校等单位参与的医疗服务队,每月定期下乡进村为贫困群众进行义诊,送医、送药、送健康。有效解决了贫困村群众看病难得问题。目前,贫困村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标准化村卫生室直接担负着为辖区内农村群众提供预防保健、公共卫生、常见病诊治的任务,是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中最贴近百姓、最能为广大农民提供便捷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环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才能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检验检查设备,才能满足基层医疗机构辅助诊断的需求,减少不必要的转诊,进一步提升县域内就诊率,助力健康扶贫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