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1日,是第34个世界人口日。国家卫健委将今年我国世界人口日的主题定为:“促进性别平等,护佑妇幼健康”。
当前,面对人口发展出现的新特征新情况,如何减轻年轻人生孩子、养孩子的压力等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汉中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生育、养育、教育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银”激励生育。
政策支持,鼓励适龄夫妇生育。
在此前的激励生育政策中,延长产假是常见的激励方式。近年来的这一轮激励生育政策中,汉中市持续为激励生育做加法,拿出“真金白银”补贴,降低群众生育、养育成本。
从2022年6月10日开始,夫妻双方以及生育子女的户籍均在汉中市,符合政策生育第二个子女和第三个子女的家庭,由子女户籍所在地县区分别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2000元和1万元。
除了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也是诚意满满。每个县区建立一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的公立妇幼保健机构、至少一个危重孕产妇和一个新生儿救治中心,进一步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同时到2025年,平川县区至少建设2所公办托育机构,山区县至少建设1所公办托育机构,并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利用现有资源,开设2-3岁婴幼儿托管班,增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
医疗护航,提升妇幼健康水平
“生育焦虑影响最大的还是女性,因为受到环境的变化以及工作、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生育年龄推迟以及生殖健康知识缺乏,所以导致了现在的女性生孩子的意愿急剧下降。”汉中市妇幼保健院职工代表黎建云表示,目前晚婚晚育的情况大幅增加,尤其是近两年35岁及以上育龄妇女占比正逐年上升,“高龄产妇”“危重症产妇”占比的增长,对妇幼健康服务模式、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汉中市妇幼保健院已经初步完善了婚前、孕前、孕期、产后、儿童等5个生育节点的母婴健康守护链。针对女性生育健康问题,汉中市妇幼保健院加强宣传力度,普及女性生殖健康以及“两癌”(乳腺癌、宫颈癌)防治核心知识,并在全市各县区开展了35至64岁女性免费“两癌”筛查,进一步减轻女性生育焦虑,提升生育信心。
同时,按照每人每孕次452元的标准,为孕期妇女免费提供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等重大致死致残出生缺陷筛查,为孕妇所生新生儿免费提供新生儿疾病筛查。并特邀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资深专家前来开展义诊活动,义诊活动包括:产前检查、产后康复、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等,为“孕”、“养”持续护航。
托育辅助,开启带娃新生活
7月6日,汉中市举办托育服务业务培训会。培训会邀请了市中心医院儿科医生张昆从传染病基础知识、托育机构常见病、托育机构常见传染病防控等方面讲授了《托育机构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同时,天汉励耘幼儿园园长高志敏从婴幼儿现状分析、感觉统合训练、实际案例等方面讲授了促进婴幼儿身心发展的方法。
“过去家庭对于6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以母亲照顾为主。但近年来,家庭形态已逐渐向双职工家庭转变,婴幼儿无人照料成为了阻碍生育的首要因素,一个孩子养育成人,3岁前哺育、抚养过程最是艰辛。孩子从出生到进入幼儿园的3岁之前,常常靠月嫂、靠保姆、靠老人,基本属于各家自带,这放在独生子女时代尚且自顾不暇,更别说二孩三孩时代。于是,一种新的科学照护婴幼儿的方式‘托育’应运而生。”天汉励耘幼儿园园长高志敏向记者说道。
天汉励耘幼儿园依托北师大针对6岁以下婴幼儿的课程服务,坚持体适能、食育等科学的育儿理念,同时有机结合汉中本地特色“汉文化”,把“安全养”逐渐转变为“安全养育”,为家长照顾孩子做减法,为孩子童年体验做加法。
据了解,汉中市先后投入79.3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77所,新增学位7.86万个,有效化解了中心城区学位紧张问题。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实现全覆盖,建立“学在汉中”智慧教育云平台,实施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十百千”工程,有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