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积水潭医院心理行为医学科主任 李小钧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积极的,能够使人们不断进步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有三个重要标志:一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向往,觉得生活充满乐趣;二是情绪稳定,即不管面对怎样的逆境,遭受怎样的打击都能保持愉快的心境,充沛的精力和奋发向上的朝气;三是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将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情绪、及时疏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积极乐观,减少抱怨
个体的心理健康不仅与社会心理刺激的强度有关,同时还受许多其他心理中介因素的调节和影响,如个人素质、社会支持、应对模式等。同一事件可能对不同个体的作用呈现出程度差异,有些人产生严重的健康问题,有些人出现较轻的适应困难,还有些人则安然无恙。在生活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悦纳自我,培养爱好
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悦纳自己,真正了解自己,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性格的优点、缺点能够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对自己不要提出苛刻的期望与要求;不要求自己表现得十全十美。当生活枯燥乏味时,可以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如书法、养花、下棋、听音乐、跳舞、打太极拳等,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加强情绪锻炼,学会释放压力
注意情绪锻炼,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压力时,要保持冷静的思考和稳定的情绪,客观地做出分析和判断,找出解决问题、缓解压力的办法。不要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大动肝火;要学会控制情绪,建立和保持和睦的家庭生活和友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要学会适当地发泄和积极地舒缓不良情绪。要学会释放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积极寻求家人和朋友、同事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