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第22场)

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第22场)

时间: 2020-03-10 09:16

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抗击疫情、助力复工复产有关情况(第二十二场)

 

3月9日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赵岩先生,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赵岚女士,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光先生,陕西省大数据集团总经理王茜女士,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党双锁先生出席,介绍科技抗击疫情、助力复工复产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主持。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是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二场新闻发布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立足和发挥我省科教优势,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部署。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工作,今天上午我们邀请了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赵岩先生,省卫健委副主任赵岚女士,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光先生,省大数据集团总经理王茜女士,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党双锁先生,请他们介绍科技抗击疫情、助力复工复产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赵岩先生作介绍。

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赵岩: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对陕西省科技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与关心。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要协同推进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同时,总书记强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是科研和物资生产。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陕西科技界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一大批科研单位、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型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积极投身科技抗“疫”,为我省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科技力量。目前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科技支撑不断优化诊疗技术和治疗手段。2月3日,省科技厅采取“定向委托+绿色通道”方式,部署首批8个科研项目,重点采用“后方科研支撑+前方应用救治”的攻关模式,项目承担单位主要是定点疫情防控部署医院、高校,同时选取在SARS等传染病诊治领域非常具有经验的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为这一个多月的疫情防治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中医药大学研发团队提出的中医药诊治方剂,在武汉方舱医院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项目组先后在武汉武昌医院和火神山医院救治危重病人150余病例效果比较好,转危为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等团队在预防诊治、传播途径及防控策略研究方面发现了新的临床诊断标志物,对普通型新冠肺炎的诊断和预后规律提出了新的判断标准;科研团队参与陕西省首例孕妇新冠肺炎诊治和分娩,为新冠病毒母婴传播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同时,我省部分地市、高新区、高校也分别设立了新冠肺炎科研专项协同抗疫。

二是诊断技术更加快速、高效、精准和集成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发团队开发出了包含新冠病毒在内的呼吸道多种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得国家注册,已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2000多例。我省科技型企业纷纷发挥所长,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设备和试剂;提出了从快速样本制备到精准检测的系统解决方案,并应用于便携式全自动核酸检测,已经分别向武汉和我省定点医院捐赠供临床使用。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我省科研单位还开展了抗体和抗原检测、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等确诊研究。

三是挖掘现有科技成果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梳理近年来我省在重大科技项目中的技术成果,加快成熟科研成果和医疗技术的结合。积极利用在人工智能、热成像、人脸识别、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和领先优势,针对疫情防控积极研发人体温度筛查红外热像仪、非接触式医用听诊器、防疫巡逻机器人、无人消杀巡检机器人、防疫消杀服务无人机等产品,相继在多个省份的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医院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为复工复产带来的人员流动和聚集筑起了“安全屏障”。中科微影生产的“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在第一时间向武汉捐赠了47台。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研制的防治新冠肺炎中药制剂获省药监局批准通过。

四是数字技术为精准决策、科学防治提供支撑。陕西省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时组织成员单位参与疫情防控,积极开发疫情地图、疫情上报管理系统、物联管理等大数据应用平台,对相关疫情防控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组织开展了新冠病毒全序基因序列大数据分析、新冠肺炎患者单细胞测序数据快速智能挖掘算法与系统等研究。省内部分互联网企业积极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相关部门提供排查数据、风险预测,物资调拨、网络安全等服务;相关科研单位和企业还参与了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应急院区)医院信息化建设和湖北省医院医护PDA信息化需求等重点任务。

五是积极推进便利化科技服务保障。动员广大科技特派员在疫情防控期间,推行“不见面、事照办”服务,利用服务管理系统、微信公众号和服务团QQ群、微信群等平台,开展线上培训指导服务,采取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远程诊断等方式,把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和农业生产实用技术送到一线。省科技厅及时出台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优先拨付科研经费、支持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领域技术创新等10条“硬核”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积极应对疫情、渡过难关。截至目前,36家孵化载体已为916家企业减免租金2232万元,对1824家高企实行一次性奖补9120万元,推荐支持重点科技企业信贷需求,目前向科技部推荐9家科技企业,总计规模5.78亿元。

下一步,陕西科技界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的讲话精神,统筹全省各方面科研力量,在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建设上继续出实招。一是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布局一批省级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组织推荐省内优势科研力量申报国家重点项目和创新平台。二是加强我省公共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防治领域科研团队和人才队伍建设,及时发现对疫情防控工作有一定支撑作用的科研项目、成果、团队予以激励;并将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科研工作纳入“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三是继续推进新冠肺炎应急专项科研工作,将临床研究和临床救治协同推进;加快恢复期血浆、干细胞等先进治疗方案的科研攻关;在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传染病防治创新链,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技术、疫苗研发、诊疗技术、创新药物等方面的科研攻关,让科研成果更多向临床一线倾斜。四是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根据企业在疫情抗击一线成果应用实效及科研投入等综合因素进行后补助支持,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常年受理、定期下达。加速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发展,推进医疗领域科技研发和产业化链条有机衔接,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

感谢赵厅长。下面,请赵岚女士作介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赵岚:

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当前全省疫情防控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截至3月9日8时,我省已连续18日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连续15日无新增疑似病例,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45例,227例治愈出院,治愈率92.7%。这些阶段性成果的取得来自于那些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的忘我工作和无畏生死的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省卫生健康委对这些新时代最可敬的人表示诚挚慰问和崇高敬意。

自疫情发生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的战疫思想。始终围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的救治目标,坚持疫情防控与科研攻关双线作战、协同作战,在疾病诊断、患者救治、疾病机理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彰显了陕西医药卫生科技的硬实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疾病诊断方面。不断创新诊断方法,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主研发肺部感染辅助诊断系统,实现了对新冠肺炎感染者肺内病变部位快速检出、病变范围定量评价和病变演变过程评估,提高了肺部影像学改变诊断的速度和精准度,已在全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推广使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开发出包含新冠病毒在内的呼吸道多种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可快速区分新冠肺炎和其它病毒感染,已获得国家注册,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2000多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基于基因编辑技术,提出了一种快速、特异的诊断方法,从样本提取RNA后,可在60分钟内使用试纸检出新冠病毒感染,目前已开发试剂盒,正准备临床验证。

二、在患者救治方面。不断优化治疗方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率先在全国建立感染科ICU,针对重症患者病情加重的高危因素,提出“一稳二抗三联合”救治方案(稳呼吸,抗病毒和继发感染,联合多学科会诊、激素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指数。目前,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了全省88%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无1例病亡,抢救率和治愈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探索提出阻断新冠病毒母婴传播路径方法,为我省首例新冠肺炎孕妇成功实施分娩,所产婴儿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陕西中医药大学支援武汉项目组与后方紧密协作,研究制定的中医诊疗方案应用于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各病区,效果理想。清华德人西安幸福制药有限公司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进行热炎宁合剂治疗新冠肺炎研究,经冠状病毒动物模型体内验证以及陕西、湖北4家医疗机构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同时,该公司产品生血合剂作为第一批治疗药,已运送武汉雷神山医院用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临床治疗和康复。省中医药研究院等机构创新研发“清瘟护肺颗粒”“益肺解毒颗粒”等5个院内制剂,获得审批备案,用于新冠肺炎的预防及疑似、轻症患者的治疗。

三、在疾病机理方面。不断探索病毒源头、致病机理、传播途径和预警系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利用多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将发现和鉴定出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分子,探索新冠病毒的致病机理,为疾病预防、后续疫苗和药物研发提供基础。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通过对我国社交媒体中的某些关键词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发现根据活跃度,可提前发现疫情暴发苗头。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字预警系统,可作为传统传染病监测系统的补充,在未来新发疫情的极早期阶段发出预警并将其控制。

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新冠肺炎科研攻关力度,在疫情防控的全过程及时发现及时总结及时推广有效的科研成果,也希望媒体朋友们多关注多报道科技战“疫”的陕西力量。

谢谢大家!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

感谢赵主任。下面,请席光先生作介绍。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光: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好!借此机会,首先向各位媒体朋友对西安交通大学长期以来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新冠肺炎疫情公布以来,学校第一时间成立由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医学部专家组成疫情防控专家组,构建防控体系、确保师生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要协同推进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下面,我就介绍一下西安交通大学化科技势能为战“疫”动能的举措和成果。

一是凝聚医学力量,奉献社会。交大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全员上岗,承担我省定点救治重任,学校共派出5批302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一线。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的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缺少“一锤定音”的公共卫生专家和疾病防控救治管理者这一重要短板,副校长颜虹教授在牵头国内其他高校试点培养公共卫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项目基础上,提出在我国开展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家建议,引发国内同行广泛共识。公共卫生学院派出12位专家支援省市两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交动态疫情分析报告17部、疫情简报50篇,作为重要决策参考。

医学科研工作者在多年研究基础上迅速形成成果,无偿服务社会各界。一附院郭佑民教授率先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影像学诊断》电子专著,得到国家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高度肯定,已有近2万人次免费下载使用。郭佑民团队与合作伙伴紧急开发了新冠肺炎定量检测工具,向全国免费提供远程安装,已在100余家医院部署。医学部专家教授用5天4夜时间,赶制了36集“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大家谈”系列讲座,在10余个网络平台免费开放,受众逾26万人次。

二是理、工、医结合,协同创新。学校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科研项目,全校师生迅速组织133个科研项目。学校资助科研经费820万元,在病毒快速检测、流行趋势预测、防护消杀手段、疫情监控预警等方面立项43项,部分项目已取得成果并实际应用。

机械学院彭年才团队开发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及相关核酸提取和检测仪器已供应至全国198家疾控中心、367家医疗机构,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武汉和湖北疾控中心、方舱医院移动实验室等,并向疫区捐赠价值超过百万元的试剂和设备。梅雪松团队开发的体温筛查巡检机器人、无人消杀巡检机器人等系列产品,已在陕西省科技厅、深圳海关、合肥机场、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等环境应用。

数学学院徐颂华团队开发出在线健康咨询、问诊与新冠风险筛查系统,实现患者与二附院40余个科室的医生进行远程咨询、问诊和筛查,服务超过5万人次。电信学部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于2月3日承担国家任务,紧急开展疫情研究分析与预测,2月初估算出了武汉已经感染但尚未确诊人数,准确预测了全国和各省市的疫情发展,较早基于日用电量测算出我省经济活动达额率,提出了尽快恢复我省经济活动的建议。

管理学院刘跃文副教授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的预测模型及系统,在云南省应用到4000余个检查点,识别1人不到1秒钟,能够快速、批量锁定风险。

三是发挥智库功能,建言献策。学校第一时间组织学者针对疫情防控撰写《决策建言》,共收到建言120余篇,报送教育部专题约稿8篇,疫情专报95份,向全国社科工作办、教育部社科司、陕西省社科工作办、省委办公厅信息处、陕西省决咨委等多个部门报送,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批示,为各级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

经济与金融学院李香菊教授围绕抗疫殉职医务人员应认定为烈士等议题提出的建言被全国政协采纳,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一定能打好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西安交大师生将继续服务国家需求、聚焦社会关切,以科技创新和智慧成果,助力全国实现疫情防控和科学发展的双胜利。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

感谢席教授。下面,请王茜女士作介绍。

陕西省大数据集团总经理王茜: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陕西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的号召,展现国企担当,主动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充分发挥集团在大数据和软件研发方面的专业优势,组建了120余人的攻坚团队,迅速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之中,在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攻坚克难、连续奋战,为统筹推进我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优化网络基线配置,确保指挥现场通讯畅通

1月25日,我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我们第一批攻坚队员于28日进驻指挥部,从便捷指挥需要出发,迅速对现场网络进行了优化重构,增加了线路和带宽,添加了安全设备,联手运营商对附近手机基站进行了加固和调优,第一时间保障了指挥现场网络和通讯畅通。

二、研发来陕返陕人员信息填报管理系统,筑牢外部防线

针对我省疫情防控形势变化,按照“外防输入”要求,组织精兵强将,昼夜加班,连续奋战,抢时完成来陕返陕人员信息填报管理系统研发并上线运行。目前,该系统已覆盖全省11个市区、107个区县的重要进出通道,包括海关2个、机场4个、车站98个、省交口263个,在有效防控外部输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配套上线“健康陕西”APP(管理端),为各疫情防控站点提供信息化管理工具,基本实现了省、市、县、镇、村(社区)、组(小区)的六级疫情实时动态监控。

三、上线复工复产人员健康信息管理系统,扎紧内部防线

为有效应对复工复产带来的感染风险,2月17和18日,我们先后上线了复工复产企业人员健康信息填报管理系统公众端和管理端,实现了复工复产人员“一人一码”、企业防疫专员扫描核验、风险个案及时上报、系统后台实时监测的全流程管理。2月23日,上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健康信息填报管理系统,有力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返岗。截至3月8日下午5时,累计登记258万余名复工复产返岗人员,涉及近2.3万余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四、打造疫情防控风险分析服务平台,精准研判疫情风险

2月底,我们构建了疫情防控风险分析与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具备个人健康信息填报、陕西“健康码”生成、三色健康码分类管理、出行信息登记、数据分析与识别、风险个案处置等六大功能,基本实现了全省信息填报统一入口、健康数据精准采集分析、防疫专员分区分级管理、全省疫情态势一屏感知,为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提供了及时翔实的决策依据。同时,平台为全省各地市提供数据服务,实现了全省数据共享,为各地精准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五、建立市区专属平台,实现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闭环管理

2月28日零时,我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至三级后,由各市区政府统筹负责本辖区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对疫情防控平台进行升级,3月2日上线市区专属平台和管理端。市区通过健康陕西公众服务号和“健康陕西”APP,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登记管理,对客运场站、商场超市等重点公共场所进行出入管控,建立了重点人群个人档案,实现了风险个案全程闭环处置和管理。目前,已为宝鸡、渭南、榆林、汉中、商洛等市提供一体化服务。

六、开通远程会诊平台,整合提升全省诊疗资源效率

我们基于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为全省131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开通了远程会诊平台。同时,将发热门诊集成到一个平台上,目前已集成了88家医院。该平台的开通运行,一方面整合集中了全省医疗机构诊治力量,提升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医患接触,保障了医务人员安全。另一方面,居民可直接登录该平台在线问诊,方便了患者就医,提高了救治时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危机面前,我们责无旁贷。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发挥集团在大数据领域的核心优势,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全省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陕数智慧、陕数力量。

谢谢大家!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

感谢王总。下面,请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介绍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

各界导报记者:

您好,我是各界导报记者。听说有些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复检核酸呈阳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党双锁:

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复检核酸呈阳性”,原因有以下三种,首先可能是试剂或采样的问题,前面采样质量不高,或者放置时间长,结果为阴性,后面采样质量高,立即检测,复检阳性,此外,试剂本身也会偶尔有假阴性假阳性的情况;第二种是由于一些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病毒未完全清除,病毒在体内分布不一样,偶尔会有阳性;第三种情况是检测的阳性不一定有传染性,也许测到的是病毒核酸片段,不一定有活性,只是病毒的“残余”,这种情况也会有。

目前还没有发现复阳患者传染给他人的报道。但对复阳患者的严格观察很重要,随着国家第七版诊疗方案的实施,提高了出院后患者的管理标准,明确要求患者出院后再进行14天的康复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解除隔离的标准越来越严格,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康复的同时保护康复患者身边的民众不被感染,我省一直来就是采用从严的模式管理患者。所以请大家不要恐慌和担忧。

目前,我省复工复产大范围实施,希望民众继续保持良好的特殊时期卫生要求,尤其是境外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和境外输入我国病例数不断攀升,因此,在这里特别强调,我们在管好自己的同时,要以高度的警惕性以及标准规范的措施严防境外输入的风险,防控依然不能有半点松懈!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

请继续提问。

香港经济日报陕西联络办记者:

您好,我是香港经济日报陕西联络办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2日的讲话中强调“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是国之重器。”请问我省在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等领域有哪些基础研究优势,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抢占前沿?

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赵岩:

谢谢你的问题。陕西省基础科学研究整体实力在全国处于前列,在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领域也有着不俗的实力和水平,我省有13位两院院士和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都开展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消化道肿瘤病原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原创性科技成果;突破了个性化颅颌面骨替代物设计制造、组织再生和器官修复、类人胶原蛋白生物材料等一大批前沿性技术。

省委书记胡和平同志3月6日到高校、医院、科研机构调研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明确指出,要发挥我省科教优势,集中优势力量加快推进科研协同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更大力量;同时强调要加大基础医学研究力度,加强病毒毒性、致病机理等研究,搞好疫苗和抗体药物研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强在生命科学、医疗健康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一是加快推进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和陕西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好这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平台,在分子、细胞、组织等层面研究人类重大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等,强化医疗健康领域的底层基础性科学研究。二是加强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省内相关科研机构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争创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三是聚焦生命科学领域重大前沿问题,持续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和稳定支持。在省基础研究定向委托项目中支持一批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领域项目,积极培育前沿性及颠覆性技术。四是发挥我省学科门类齐全、优势学科众多的特点,推动多学科融合并催生交叉性技术,推进再生医学、分子医学、多模态分子影像、医学材料等新兴技术跨界创新,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更多突破。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

请继续提问。

陕西科技报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科技报记者。尊敬的席光校长,听了您的介绍,我们看到西安交大在这次抗疫中科技表现突出,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学校出台了哪些机制保障研发出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光:

谢谢您的提问。西安交大始终坚持“三个面向”,开展科技攻关。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为契机,建设大平台、组建大项目、酝酿大成果,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保障原始创新产出。

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近年来,西安交大积极探索,并且已经产生了不少国内外领先的技术成果。例如,国内首创的“狭窄胆道磁压榨疏通术”,解决了胆道狭窄需要再次甚至多次开腹手术的临床难题,就是医学、机械、材料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还有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可动人工颈椎,试行了世界首例可动人工寰枢关节置手术,术后让患者颈部可以活动自如;依托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3D打印医学研究与应用中心,等等。

特别要介绍的是,学校在2019年专门设立了医学交叉研究引导项目,促进医科与理科、工科、生命科学、文科等的交叉与融合,产生原创性基础理论成果、临床诊疗新技术、医疗仪器设备、新药物等。这项工作很快得到了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双方签署了《陕西省科技厅试点下放立项权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设立省科技计划项目合作协议》,设立了重大疾病发病机制、人工智能与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医疗仪器设备与医用材料研发、新药研发及药物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全球健康与药物技术评价5个指南方向,面向全省法人单位开放申报,并为此专门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划拨专项经费支持项目的立项运行。

下一步,针对疫情中暴露出的科技短板,我们将把新冠病毒肺炎的防控作为重点攻关方向之一,与省内外科研单位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疫情防控技术、方法,以及进行检测、治疗的仪器设备,为提升国家医疗水平及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做出“陕西贡献”。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

最后一个问题。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下一阶段,陕数集团在为全省各地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支撑还有什么样的考虑和计划?

陕西省大数据集团总经理王茜:

下一步,陕数集团将从三方面着手,继续为推进我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陕数力量。

一是,在现有陕西健康码地市专属平台的基础上,根据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把重点人群在社区防控工作支撑做好。目前,我们已经和陕西移动组建了联合工作组赴各地市提供现场支持,助力各地市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二是,基于“陕西健康云”平台,在省卫健委的领导和指导下,通过“互联网+”手段,集中汇聚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平台资源,树立规范、共享、互信的互联网诊疗体系和诊疗流程,推进在线问诊、常见病及慢性病复诊、健康咨询、移动支付和检查检验结果查询、随访跟踪等互联网在线服务,使百姓看病问诊更加便捷。

三是,积极响应国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继续做好两个“连接”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做好“数据连接”工作。持续提升“陕西健康云”的数据汇聚能力,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不断丰富各类数据资源,深化数据分析服务。另一个是做好“应用连接”工作。将公共卫生防控融入到我省智慧行业和各地市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成为数字经济生态的重要一环,以便于在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调动整个社会资源,将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城管、便民服务、物资供应、新媒体等联动起来,做到平战结合,及时响应和精准处置,也能为将来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时候提供预警预测和很好的决策依据。

谢谢!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

谢谢几位发布人,也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

./t20200310_1813219_w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