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者见面会

在线访谈
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 在线访谈

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者见面会

时间: 2020-03-10 09:19

3月5日15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者见面会,邀请陕西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医生陈飒,陕西省传染病院(西安市第八医院)护士肖佳蔚,西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环食药侦查大队副大队长马志福,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寨街道华清学府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婷,西安出租车“爱心车厢”志愿团第一分队志愿者王志忠,大学生志愿者蒋敏出席,分享防疫抗疫故事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主持。

单红: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记者见面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无数普通的一线工作者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顽强的坚守,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作出了他们的重要贡献。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3月5日,是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一个令人暖心的日子。我们特别请来了六位一线的普通工作者,请他们走上省级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和大家分享他们的防疫战疫故事。他们是:陕西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医生陈飒,陕西省传染病院(西安市第八医院)护士肖佳蔚,西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环食药侦查大队副大队长马志福,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寨街道华清学府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婷,西安出租车“爱心车厢”志愿团第一分队志愿者王志忠,大学生志愿者蒋敏。

首先,请他们每人和大家聊几句。先请陈飒。

陈飒:大家好,我叫陈飒,今年34岁,是一名中共党员,目前我是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的一名工作人员,我负责的主要工作是急性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

去年12月网络出现“武汉不明原因肺炎”信息,我就和同事们开始密切关注武汉疫情每一个细节变化。陕西省的首例确诊病例,就是我和同事们通过反复调查、多次采样,对细节多次印证最终确认的,这及时的拉响了我省疫情防控的警报。

新冠肺炎的流调并不容易,尤其是对首发病例的判断,需要慎之又慎,我们在调查的时候,不仅需要刨根问底死扣每一个细节,还需要充当心理医生,去安慰病人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在确认陕西省首例病例之后,我们根据发现的情况,及时调整监控策略,提高了监控灵敏度。每一例病例早一刻被发现,早一刻被隔离治疗,就能减少他在人群中传染给他人的风险,就能保护更多的人不被感染。

完成哨兵使命之后,我和同事第一时间脱下防护服,快速建立起省级疫情信息管理机制,经过短暂的磨合,一条包含病例调查报告管理、密切接触者管理、网络信息数据和数据分析的信息链高效的运转起来。我们每天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甄别、整理和分析,通过这些信息去发现风险点,根据风险点提出防控建议,再把防控建议提交到省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及时向各个防控关口反馈我们发现的风险和更新的防控建议,为全省疫情防控决策提供数据、信息、技术支撑。

在疫情防控初期,我的手机每天会接到数百个来电,接电话时总保持扩音状态,留出双手在电脑面前工作,每天晚上是最忙碌的时候,我们一起整理分析最新的疫情信息,讨论现在的疫情状况,每天都是凌晨3、4点,把这些信息以报表报告给省卫健委,同时也要把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各地防控机构。我省245份确诊病例调查报告,我们每一份都详细分析,发现风险立即追查,梳理每一个病例的传播链,把病例的传播链绘制成一幅幅传播链和时间分析图。正是这些分析,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如无暴露史现象存在,社区传播风险,核酸检测假阴性等等。每天晚上12点,我们省卫健委主任刘宝琴都会打来电话,仔细询问当天疫情状况。第二天早上8点,我们都会把前一天疫情汇总的情况以及疫情防控风险点在她主持的多部门疫情防控例会上进行汇报。通过这种工作机制,我们提出的一些防控措施,比如优化病例定义提高监测灵敏度、对密接接触者开展筛查、出院病人继续隔离观察等,先后被省疫情领导小组办公室采纳。

到现在,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抗战了46天,虽然大家都非常累,但是守土有责,每一个参与抗疫的疾控人都在竭尽全力,守护好我们所在的这片土地。谢谢大家!

单红:谢谢陈医生。刚才我从她的讲述里了解到她和战友们已经持续奋战了46天,的确非常的辛苦,非常的不容易。我想,这份苦是值得的,是非常有意义的,大家也会记在心里的。感谢陈飒。下面有请肖佳蔚。

肖佳蔚:大家好,我是陕西省传染病院西安市第八医院一区护士肖佳蔚,我是一名90后。

我们医院是省市两级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我院举全院之力,全力备战抗疫,目前共设置隔离病区4个,我所在的一区主要是收治确诊患者的病区之一,全院320名医务人员分为2批,轮流进入隔离病区。为了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以14天为周期,进行轮岗上班和隔离修养。

我和家人都在西安市第八医院上班。我的父亲是医院检验科的一名副主任检验师,我的母亲是医院供应室的一名主管护理师,我的爱人是医院信息科的一名技术人员。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们两代人一家四口,我父亲是最早申请加入抗疫队伍中,也是我们家中最早进入抗疫一线的。大年初一,我被编入了隔离一区第二梯队。因为防控的需要,我老公主动申请加入医院消毒队,负责大环境和病区消毒和救护车消毒工作。我母亲在医院供应室一直工作。

虽然我们都在医院上班,而且下班后也都回到了医院安排的生活区,但是因为工作的时间和工作的性质不一致,为了防止医务人员交叉感染,我们虽然在同一个生活区但从没见过面。从大年初一到今天为止,我和我的老公就见了一面,2月14日,我刚好下夜班,我的老公刚好去消毒,我们在过道里偶遇到了,匆匆见了一面,分开的时候他对我说了一句特别暖心的话:保护好自己,我们一起出去。虽然话语很简短,但我感觉很幸福。

目前,我的父亲已经结束了第一轮隔离期,再次进入到抗疫一线。我的母亲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我的老公仍然处于隔离休养中。我刚刚结束了14天的隔离休养,即将再次进入一线工作。我的父母都是参加过非典的医务人员,如今又加入到新冠肺炎的防控队伍中来,我以他们为荣。同时,我也为自己和自己的爱人能并肩作战感到自豪,等以后有了宝宝,我一定会告诉他,我们两代人一家四口抗疫的故事。

单红:佳蔚是90后,参加工作多长时间了?

肖佳蔚:4年。

单红:佳蔚一家四口都在医院工作,全家一起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前段时间因为记者们的报道,他们一家成为“网红”家庭。我想问问佳蔚,自从你们家走红网络之后,你的家庭受到什么影响,有什么变化?

肖佳蔚:变化有一点,就像我刚刚来的时候,在医院门口有爱心车队,他们能认出我,我觉得非常幸福而且特别神奇。当时在上班,因为不能看手机,下班之后看到很多微信,全部都是亲戚、朋友、同事们发来的,他们说你上微博了,我在哪一个电视上看到你了,我当时觉得也很开心,可以因为自己的一点小事情给大家在这么艰苦的抗疫战争中带去一点甜蜜。新冠肺炎不可怕,只要大家众志成城一定可以共克难关。

单红:感谢陈飒、佳蔚和广大“白衣战士”的坚守和付出。也祝愿他们平安、健康。下面请马志福。

马志福:大家好,我叫马志福,是西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环食药侦查大队副大队长。疫情期间,我们公安机关主要负责全市道路、“一场五站”的疫情查控、社区入户排查、疫情指令核查等工作。元月29号,分局指令我带大队警力负责正阳大桥疫情检查点疫情查控工作。我立即协调管委会工作人员、交警、北环医院疾控人员、阳光救援队志愿者、环保消杀人员,并做了详细的分工。我们坚决执行“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的工作要求,通过现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在过往群众的大力配合支持下,我们奋战26个日夜,确保疫情0输入。2月23日,我们圆满地完成了正阳大桥疫情查控任务。

我们大队只休整了一天,但是看到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战友们依然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于是大家又主动请战,投入到高铁西安北站疫情防控工作中,因为在这里要接触南来北往的各地旅客,我们的疫情工作任务非常重,强度大,风险高,但是我们的民警、辅警没有一个退缩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守护的,是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守护的是这个城市的平安幸福。

一个多月来,我们公安民警、辅警日夜坚守、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克服了天气寒冷、工作强度大、风险指数高等困难,较好地完成了疫情防控任务。但是在疫情防控还未结束之际,我们和参战的每一名党员,每一名警察一样,疫情不退,党员不退;疫情不退,警察不退!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团结一心,科学防治,一定会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谢谢大家!

单红:我们认识马警官,是源于一篇微博,是他妻子给他写的一封信。我想问一下马警官,你是什么时候看到的?当时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马志福:疫情防控点设备比较简陋,工作繁忙,手机都是只听电话,不看微信短信,说实话我没有看到微博,过了两天以后,我的战友给我打电话说,你爱人给你写了一封信,在微博上。晚上12点我值勤结束到单位,打开手机翻找,因为我对微博不是很熟悉,工作也累,找着找着就睡着了。后来我的战友打开了自己的手机让我看微博,我看了以后很感动。我知道,我的妻子、家人虽然关心我,但更能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

单红:的确感人至深,据了解,全省疫情防控期间每天投入巡查的警力有4万多人。正是有像马警官一样的广大民警的辛苦工作,我们才能有效地“防输入、防扩散”,才有了特殊时期的社会大局稳定。在此,向全省所有的公安干警致敬,向他们道一声谢谢你们!下面有请李婷。

李婷:大家好!我是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寨街道华清学府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婷,也是新城区“咸东小哥”的一名成员,大家听到这个名字可能会说,你一个女同志,怎么会是“咸东小哥”?其实,“咸东小哥”是西安市新城区的一个志愿服务团队,是咸东精神、汪勇精神在工作中的一个载体,是一种共驻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模式,只要是用心为居民服务的,无论年龄、身份,都可以参与到“咸东小哥”队伍中来。

大家看我穿的这件马甲,这是“咸东小哥”的LOGO。他身背“为人民服务”挎包、头戴志愿服务小红帽、胸前佩戴党徽、左臂佩戴着平安新城红袖标,“咸东小哥”主要特征是“铜头、铁嘴、飞毛腿”,“铜头”就是对党忠诚、勇于担当、能打硬仗;“铁嘴”就是吃透政策、宣传政策、发动参与;“飞毛腿”就是指为居民服务,跑得快,居民只要有需求,我们会立马到场,这就是我们“咸东小哥”的工作状态。在这次防疫工作中,辖区有1200多名咸东小哥奋战在社区防控一线。现在疫情工作有了好转,但我们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不断的提醒居民不要放松警惕,不要麻痹大意,我们愿用“咸东小哥”的辛苦付出换来居民的安心生活,谢谢大家!

单红:如果说马警官他们守的是一个个点,那么李婷主任做的工作更多的是在织一张张网,也就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网。他们直接面对的是老百姓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揪心事,他们的工作非常繁杂,也特别辛苦。谢谢他们的无私奉献。下面有请王志忠。

王志忠:大家下午好!我叫王志忠,是西安出租车“爱心车厢”志愿团第一分队的一名志愿者,我在出租行业干了将近30年,是一名中共党员。

西安出租车“爱心车厢”志愿者团队成立于2018年重阳节,全部由西安市的的哥的姐们组成。现在在册的人员将近10000人,车辆近7000辆。当时成立团队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关注关爱高龄老人出行,让我们的志愿者们在营运中遇到80岁老人的时候,给他们免单。我们还和70多对老人家庭结成了对子,提供随叫随到的专车服务,我们做的是非常小的事情,但是我们的优势是队伍庞大,能坚持。因为能坚持,我们也得到了认可和收获了感动。2019年4月,“爱心车厢”荣获交通运输部、全国总工会授予的“2018感动交通年度人物”称号。


今年疫情发生以后,西安市网约车和大部分公交车被要求暂停营运,我们看到了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出行遇到了困难,我们就想着,怎么能在抗击疫情的时候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出行服务,尽我们的一份力,这才组建了这支特殊的“抗击疫情志愿团”。1月29日征集令下发以后,短短3个小时,就拉起了500余辆车特殊志愿团,志愿团分为9个队,主要是为交大一附院、二附院、唐都医院、西安第八医院等9家防疫任务较重的医护人员提供免费的上下班通勤和公务用车保障。每个医院都有一名专业的负责人,每天收集医护人员的出行信息。我们分队也有一名负责人,收集派单,发送到各个群,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抢单,志愿团的队员激情高涨,每次派单几秒之内就被抢完了,虽然说当时工作的方式是预约式用车,不希望也没有任务的志愿队员们每天守候在医院等待着,但是在一个多月来,我们的志愿者在9所医院门前,几乎全天都有志愿者守候,为的是让医护人员少等待,及时回家。不管是多么晚,医生护士下夜班都有志愿者护送回家。截至我来的时候,我们团队已经出动车次在15000多辆,接送医护人员将近20000人次,这也给奋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解决了出行的困难和难题。我们“爱心车厢”伙伴们聊天的时候说,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是治病救人,我们的专业就是开车。这次的疫情就如同战场,白衣天使们是冲锋在前的战士,我们就是摆渡他们的汽车兵。我们能为他们做得就是多服务一点,给抗击疫情多贡献一点力量,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谢谢大家关注我们“爱心车厢”团队,谢谢。

单红:其实,王师傅和他的队友们不只是开车,更是在传递着爱,传播着温暖;他们以自己默默无闻地奉献,为城市的正常运转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在这个不寻常的寒冬里温暖着我们这座城,谢谢王师傅。最后请蒋敏。

蒋敏:大家好!我叫蒋敏,今年22岁,我是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原党村人,同时也是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大四的学生,去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寒假回家后,本来我想和父母欢欢喜喜过个年,但是新冠肺炎的疫情袭来。我们村有1000人,但村干部只有10多名,他们又是忙着排查返乡人员,又是忙着宣传防疫知识,忙得团团转,我坐不住了,就跑到村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告诉孙叔叔我想当志愿者,帮村上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他的同意后,我把村上寒假回家的学生们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号召大家一起当志愿者,守护村民生命健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到半小时迅速到了村委会,经过村干部的简单培训后,我们来到村口的疫情防控监测站,给过往的行人测量体温,给车辆和行人消毒,普及防疫知识。因为我们学生的普通话还比较标准,给村里的乡亲们讲解防疫知识的时候一下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他们非常配合我们,并且赞扬我们。当时寒冬腊月,我们原党村又是在一个高原上,下了几场雪,这时候几个小伙伴就撑不住了,跑过来跟我说,在这执勤又冷又饿,还这么危险,我想回家。我对他们说,我们是年轻人,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志愿者,越是艰险越要冲上去。在我的耐心劝导下,同学们渐渐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就这样,我们学生志愿队23人在村口监测站坚守了一个多月。在我们的带动下,村里的更多人参加了志愿服务工作。邻居丁阿姨是开饭馆的,做饭非常拿手,她看见村干部们和学生志愿者们每天风餐路宿,就做了最拿手的刀剺面,热乎乎的给我们送来。残疾老党员张爷爷拄着拐杖,用颤抖的手把省吃俭用的200元递给我们,看着他的身影,我和同学们都流下了泪水。这样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大家你一百我一百,你送刀剺面,我送爱心饺子,村里收到爱心捐款捐物7万余元。志愿服务工作的效果越来越显现,文明实践的新风在我们村逐渐升温,我作为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我的家乡耀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就是我的乡党,欢迎大家在疫情过后来耀州作客,来我们村吃刀剺面。

单红:谢谢小蒋。我们看到,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像小蒋这样的90后还有很多,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战胜疫情努力着,展现了青春的奋斗力量,诠释着守望相助的人间大爱。所以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有更多的人投身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

下面,进行互动交流,记者朋友可以提问。提问之前,请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请提问。

三秦都市报记者:您好,我是三秦都市报记者。我想问马队长,在此次疫情防控执勤中,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或者说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马志福:我印象最深和最有感触的事情有很多,我说两三件吧。第一件,我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十几天没能回家,药不够了得回家取药,因为我一直在一线,怕自己身上有病毒,所以我叫爱人把药送到小区门口,当爱人把药送到小区门口的时候,她还给我带了一碗土豆烧牛肉。因为她知道我爱吃土豆,让我感到非常温暖。我当时在小区门口趴在车的前引擎盖上吃完了土豆烧牛肉,然后又返回岗位。

第二件事情,有一天晚上我们正在检查点工作,上级领导前来检查慰问,一看我们登记的人员站着工作,他就问你们为什么有凳子不坐?我说领导,天气比较冷,凳子上面结冰了。领导走过来用手在凳子上面摸了摸,当时眼睛湿润了。当晚就给我们解决了帐篷、棉衣、电油汀等保暖设施,给我们的查控工作提供了保障。

第三件事情,我是阳光救援队的一名志愿者,当阳光救援队的队友得知我在一线工作,他们就第一时间主动、自发赶来做志愿者,和交警、消杀人员、管委会以及民警共同战斗在一线。作为警察来说,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是我们的本分工作,我们应该努力完成好。但是作为一名志愿者来说,和我们并肩工作,从早上到晚上,我深感这是一种奉献,是一种大爱。我相信,只要大家众志成城,我们还有更多的志愿者,还有更多的群众会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来,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谢谢!

单红:谢谢,请继续提问。

陕西日报社记者:您好,我是陕西日报社记者。请问陈飒医生,在疫情防控中,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人员被网友称为“福尔摩斯”。请问陈飒,你怎么看这个称呼?工作中,你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陈飒:谢谢你的问题。首先,感谢广大的网友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认可。其实我们在过去一直把流行病学专家称为医学界的侦探。我们刚才给大家介绍的时候多次提到流行病学调查,它是这次疫情防控的关键。我们在流行病学调查获取的信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信息,我们才能够快速的获知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内的各种变化规律,找出风险点,提出防控建议。

和案件的侦破一样,流调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存在被感染的可能、当事人不配合调查、时间间隔较长、手机、监控等记录意外被清除、患者身体状况不适宜访谈、语言交流障碍等等,网络上也一度出现了许多调侃流调工作窘境的段子,这都是流调工作的真实写照。

疫情能得以快速控制,与每一个活跃在防控一线的基层疾控流调人员的努力分不开。他们犹如“刀尖上舞者”,随时可能面临感染,甚至失去生命,但是毅然选择逆行,用专业和敬业在这场大疫面前彰显着疾控人的责任和担当。

工作中最难忘的就是我们在一起梳理传播链的场景。我们办公室里有一块很大的白板,上面总是写满着人名、日期,画满着线条,记录着一例例病人的传播链,我们每天就在那里分析每个病例的感染来源。很多轻症病例由于症状不明显,他们在就医前往往生活轨迹零乱多变,社会交集纷繁复杂,我们通过梳理病例的生活片段,根据“蛛丝马迹”精准查找传染的源头和关联,采取抽丝剥茧式的调查方式,将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关的片段,串成一条条紧密相连的链条,然后迅速将其斩断。

如汉中发现的某确诊病例A,1月28日出现症状,通过流调发现,他1月15至1月20日一直在自己经营的快印店工作,这期间每日平均接触流动人员有10余人。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他1月17日上午8点到?点曾去过汉中某大酒店3楼会议室为某银行年会布置会议场地。1月20日以后的他生活轨迹相对复杂,曾去过农贸市场买菜、到附近餐厅就餐、乘坐公交车、参加家庭聚会、到超市买年货、到大众澡堂洗澡……我们把他生活中直接和间接接触的人查了个遍都没有发现可疑信息,他是被谁感染的,什么时间感染的,流调组一筹莫展。眼看线索就要断了,我们只能先带着疑问继续梳理其他病例。梳理到宝鸡某确诊病例B时,发现他曾经去过汉中,我们就大胆地猜想,有没有可能两人有过接触?但这两人素不相识,又不在一个地方生活工作,可能吗?抱着试试的想法,我们赶紧调查确诊病例B的生活轨迹,一查,果然两人曾同一时间在同一酒店同一区域出现过,这就建立起了流行病学关联的可能。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作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我们要做的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一步一步接近真相,力争每一个病例传播链都清晰准确。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呼吁一下,虽然现在看起来疫情形势一片大好,但还没到胜利的时候,在我们目前发现的病例中,大部分是通过聚餐、聚会形式在传播,所以在疫情真正结束之前,我们建议大家还是尽量减少聚餐聚会。谢谢大家!

单红:谢谢,请继续提问。

西部网记者:您好,我是西部网记者。请问西安出租车“爱心车厢”王师傅,“爱心车厢”志愿团在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暖心的故事,大家平时的工作状态怎么样,生活和防护物资保障是怎么样的?

王志忠:在志愿服务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团队也涌现出了很大一批表现特别突出的优秀志愿者和暖人的故事。在我们七分队的苏军选、杨国平、李苏敏、张甲四位志愿者24小时坚守在医院,他们主动要求医院给他们提供宿舍,吃住都在宿舍没有离开过医院,为的就是多为医护人员服务。一分队的姐李永兰,几乎每天坚守到凌晨两三点,由于她在这次疫情当中的优异表现,被组织特批加入中国共产党,就在她守候的医院门口,医生护士见证了她入党宣誓的全过程。还有编外志愿者张海,他曾经在没有抢到志愿者名额的时候,自己开着车,在几个医院周边自行守候,为医护人员服务。由于他租住的地方是城中村,管理严格的时候出入不方便,他就在车上住了一个多月,为的是更好的为医护人员服务,完全放弃了营运。第九分队,除了为医护人员服务以外,还要承担起为防疫人员专职服务的工作,特别成立了由20人重新组成的小分队,拉载着防疫人员到隔离点,每天往返很多次。还有四分队的7名志愿者,为防疫人员当起了专职司机,为接送疑似病例的救护车引路开道,他们还每天从西安火车站和北客站,接返陕人员到隔离站。每天他们除了要完成自己为医护人员的服务外,还要担当起另外的责任。在这期间,社会上还有很多求助我们的,比如说有三名需要经常透析的病人,我们已经派志愿者和三名病人结成对子,准时接送他们到医院做透析。还有4名孕妇,在非常时期出行不方便,其中一位孕妇的丈夫在外地被隔离回不来,求助了我们志愿团,我们派出一名的姐,除了接送以外还陪同在医院做检查。把这位孕妇感动的当时当着我们的面热泪盈眶。在志愿者帮助下,有两位孕妇顺利生下了孩子,我们也是非常高兴的。还有更暖心的,是我们的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优先保证防护物资优先供给我们使用,基本上举行业之全力来帮助我们、支持我们,给我们每个人发了50只口罩,我们志愿团是第一批安装安全保护舱,我们的内心非常满意,很多医院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提供了宿舍,供我们休息。还有的给我们送来了各类慰问品,还有的给我们送来了手套之类的防护用品。在这个时候,医护人员所给予我们的关爱是举不胜举,医护人员在坐车的时候,时不时会给我们志愿者一些零食或者小礼物,表示他们的感谢和谢意。我们和医护人员相处得一个多月时间其乐融融,很融洽。还有医院承诺,疫情结束后,我们的志愿者和家属如到医院看病,给我们开绿色通道,我相信疫情结束后,我们的友谊情谊会永远长存留存下去的,谢谢。

单红:谢谢,请继续提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您好,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医护人员在救治一线每天都会与患者接触。请问肖佳蔚,有没有担心自己会被感染?让我们比较难忘的是你们两口子在病区相遇的瞬间,在救治过程中,哪件事让你难以忘怀?

肖佳蔚:刚开始是有点害怕。我觉得我每天精神都是高度紧张的!我害怕我们的病人会不会病情不稳,会不会情绪不稳,我害怕自己哪里操作不当会影响其他人。我爸妈也在一线,我担心她们的身体状况,也担心我老公的!

但看着我的同事们,无论安排到什么岗位,都没有一个人退缩。看着那些代替保洁员进入隔离区打扫卫生的行政人员、看着像我老公一样的被抽调为消毒员的医院职工,他们穿着防护服,在病区里打扫卫生,扛着几十斤重的消毒设备穿梭在病房,没人说一句累,道一声苦。再看看医院,各种防护、各种措施精细到近乎苛刻,我的心也逐渐平静下,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医疗救治中。

印象中记忆深刻的事情有很多,感动人的场景也每天都在发生,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在疫情面前全院职工那种团结一致、携手抗疫的精神和氛围让我最受感动。我还记得,1月23日,也就是腊月二十九,陕西首次确诊的3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有2例被收治到我们医院的隔离一区。当时离过年还有1天,让我没想到的是,大年三十早上,我们隔离一区第一批医务人员全部到岗。大年初一早上,我们医院的所有职工放弃春节团圆,全部返回了工作岗位,全院都积极地行动起来,举全院之力备战疫情,当时医院那种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氛围深深的感染了我,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我们医务人员是离病毒最近的人,在病房里来回穿梭,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为患者送药、打针,为患者送水、端饭,稍微一动就全身是汗,就连护目镜里都是汗水,脱下防护服,身上的衣服就像“从水里刚捞出来”,轻轻一拧就能拧出水来。被汗水泡久了,身上、手上那又红又痒的湿疹长得密密麻麻,虽然抹上了药膏,可第二天穿上隔离衣、再戴上3层手套,汗水还是蛰的生疼。

许多患者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得病?家人朋友会不会感染?心理上有很大的包袱,为了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我们就成了他们情绪的“疏导员”,听他们说对家人的担忧,也听他们对自己疾病的担心。他们需要安抚,可隔着口罩,用正常说话的声音患者根本听不清,一遍又一遍费力的喊话,我们医务人员往往口干舌燥、声嘶力竭。由于要在隔离病房待6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能去卫生间,为了不影响工作,我们很多女同事都用上了尿不湿。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都各自在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着。

我们的护士长,母亲因为中风住院,可她仅在身边守护了3天就返回了工作岗位,30天了,每天对着手机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她只能默默流泪。我们的医生李建武,妻子怀孕8个月了,前两天肚子痛,心里害怕的妻子给李建武打了电话,听着妻子在电话里哭,李建武恨不得马上冲回去,这位准父亲急出了一嘴的溃疡。在他们身上,我才真正能理解了医者仁心的含义。

我始终相信,每一份付出、每一份耕耘都会有回报。就像我们医院,西安市确诊的120例中,有48例被我们医院收治,在全院的齐心努力下,就在今天中午,最后2例患者治愈出院,我们医院实现了收治清零,我为我们医院感到骄傲。

单红:请继续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记者:您好,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记者。请问李婷主任,刚才你在介绍情况的时候说,“咸东小哥”是一种共驻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模式。我想了解一下,“咸东小哥”是如何参与抗疫工作的?在此期间有没有感人的故事给我们分享一下。

李婷:谢谢。“咸东小哥”刚刚给大家简单介绍过,他是新城区志愿服务队,同时也是共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模式,疫情防控“咸东小哥”第一时间响应,能够参与的人员我刚才也说过了,在这个群体里不分年龄、男女,只要你是用心为居民服务的都可以参与。现在的“咸东小哥”包括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驻地单位的党员群众、物业、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还有工作人员的家属等。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从前期的入户敲门行动开始1200多名“咸东小哥”齐上阵,先进行网格化划分,就以我们社区为例,有28栋高层,7500多户,20000多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摸排完这么多人,如果不进行网格化划分就会很乱,因此我们将它划成了14个小网格,每一个小网格里会有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一名物业工作人员还有一名党员,这是基础网格员。下来是其他的志愿者会随机分配到网格中进行摸排。韩森寨街道辖区4.4万户12万余人,短短的3天半时间,挨家挨户进行摸排,不同于以往,真正要把门敲开,见到人,详细信息记录下来,这第一手资料为我们精准化防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非常关键。刚刚打完入户仗门禁管理就开始了,小区管理最严格的几天都是凭出入证出入,每户两天出去一人。有物业的由“咸东小哥”协助物业进行门禁管理,关闭小区的其他出口。没有物业的怎么办?像我们辖区就有9个无有效管理的小区,由“咸东小哥”全面接管,全面接管刚刚提到入户、门禁管理、消杀、后期居家隔离人员服务等任务。在门禁管理形成常态化之后,又转入一场五站返陕人员接返,这些人员回来的时间点不定,“咸东小哥”这个时候把守在每一个院落门口,进行二核,发放居家隔离告知书及服务卡等。我们社区最多的一天回来了60多人,这项工作说起来好像不是很难,但一项一项做下来工作量非常大。紧接着就是居家隔离人员生活怎么办?居家隔离不能出门,他们的垃圾怎么扔?米面油必需品怎么办?这时候“咸东小哥”在网格里,对接这些居家隔离人员的需求,他们每天会在微信里发需要的用品,包括米面油菜甚至快递,会发到群里或者私信我们,“咸东小哥”每天负责采买配送到家门口,并对体温进行监测掌握,顺便把垃圾带下楼扔到隔离人员专用垃圾箱。专业“咸东小哥”队伍“饭大爷”老年助餐点也不甘示弱,为辖区困难群众包括一线工作人员,平均一天送出上千个馒头、花卷,特别是前期一线工作人员是没有办法正点吃饭的,这个点不由我们控制,而看群众在什么时候回来,我们就什么时候要在岗。对于居家人员心理疏导问题,很多人居家隔离之后,他们有可能会产生心理恐慌也会有焦躁的情绪,对此我们建立了一支21人的“咸东小哥”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这里面包括我们辖区的东方医院的专业团队,以及具有资格证的专业心理咨询师,目前,共累计为100多人次进行了心理疏导。工作这么久以来,说没有委屈也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居民对我们是理解和配合的,有个别不听劝的居民,沟通很难,我们也有委屈,有时候也流泪,但我们是为群众服务的“咸东小哥”,眼泪可以流,仗还是必须打的,抹完眼泪继续前行。我们这些工作人员也有孩子在家,老人需要照顾,这个时候我们肯定不能说去照顾自己的家,我们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冲在最前面,为老百姓守护平安。虽然有辛酸,也有很多的感动,比如新园社区一个居民,居家隔离时候,登记发现第二天是他老母亲的生日,91岁生日,“咸东小哥”就把日期记下来买一个蛋糕送去,感动的不是我们送蛋糕的行为,而是居民第二天收到蛋糕后录了一个视频发给我们,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我们社区一线的工作人员,听到这样的话,我们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我们辖区是零疑似、零确诊,为老百姓真正守护了健康、平安!

单红:请继续提问。

陕西工人报记者:您好,我是陕西工人报记者。请问蒋敏,你参加抗疫志愿服务活动后,有什么感受?

蒋敏:谢谢老师。通过这一个多月参加志愿活动以来,我真的有很多感受,首先,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也让我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高尚和无私,我也切身体会到了文明的力量,也让我深刻的理解了奉献这两个字的含义。我作为一名大四学生即将毕业步入社会,我将去帮助和服务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做有意义有社会价值的事情,奉献他人服务他人,快乐自己。其次,我收获到了在学校里,在理论知识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在一场活动中如何妥善处理突发情况等,如何跟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最后我感受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团队的力量却是无限大的,在一场活动中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

单红:的确,我们这些普通工作者一直奋战在一线,特别是医护人员,都是利用短暂休整的间隙来到我们现场,我们不忍心占用他们太多时间。因此,再提最后一个问题。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您好,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首先谢谢6位工作人员,我最后想问的是,在疫情结束后,大家有什么打算?

单红:这个问题是一个共同的话题,估计大家都有话说。那就请各位都说一说吧。

王志忠:其实我最想说的一句话,让我们的西安再火起来,重新投入到正常工作当中,为中外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肖佳蔚:疫情结束后,我最想干的一件事情就是跟我的家人和我的老公一起吃个饭,真的是太久没见了,弥补一下迟到了这么久的团圆饭。到时候我会骄傲的对爸妈说,我圆满的完成了这次抗疫任务,我不仅是你们的女儿,也是你们的战友。当初你们在非典时守护了我们,现在轮到我们了,我也要像你们一样,像医院的前辈一样,在以后的工作中,迎难而上,做一个有担当的90后。

陈飒:关于疫情之后,我们想做什么,其实和同事们在工作间隙也有过讨论。现在最大的期待当然是希望疫情尽快的结束,大家身心都很疲惫。疫情结束后,同事中有一个刚新婚的90后,他说想带着媳妇儿把西安各大景点游遍。因为疫情把刚满月的孩子送回父母家的小伙儿说,他最想做的事情是冲回家抱娃。有一个小姑娘说,疫情结束后要把小寨的美食吃个遍。至于我,本来最想做的事,在一个安静的下午,带着我的孩子去放风筝,不用戴口罩,自由自在地奔跑。刚才,肖佳蔚提到大年三十,我突然想起父亲在大年三十发的朋友圈,他是第一次到西安陪我过年,他的朋友圈是:窗外盼,人未归。大年初二他就坐飞机离开西安了。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带着我的孩子回到外公身边,我会对他说:爸,2003年的时候我高考,你让我选择预防医学这个专业,17年之后我在新冠肺炎防控中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当初你的选择是对的,谢谢你,谢谢你这么多年对我的帮助,谢谢你这么多年对我的支持和爱。谢谢大家!

李婷:疫情结束之后,我想做的第一件事是和“咸东小哥”小伙伴们好好庆祝一下,庆祝我们打赢了一场漂亮的战役。下来是带着孩子去到戍守边疆的老公身边团圆。

马志福:疫情过后,我想说的是,我要好好的活着,力所能及的干好警察这个本职工作,全力以赴守护好大家的平安,谢谢。

蒋敏:疫情过后,我想去参加更多的志愿活动,在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同时,把更多的温暖带给更多的人,谢谢大家!

单红:听了六位普通工作者的话,相信记者朋友们和我一样,收获了很多感动。这些一线工作者,他们就像我们的朋友、同事、邻居,或者大街上擦身而过的行人,他们既是那样的普通,又是那样的不平凡,让我们感动。他们在危难时刻迸发出来的精神力量,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无尽财富。我相信,有这么多勇敢的逆行者、有这么多平民英雄,我们一定能取得战“疫”的胜利。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加油!

今天的记者见面会,让我们每个人倍受教育和启发,在这里要感谢给我们分享的几位普普通通的工作者,也再次感谢与会的每位记者朋友。

今天的见面会到此结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陕ICP备19009623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4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405号

./t20200310_1802233_wap.html